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杭州严史君

标题包含
赠杭州严史君
州青县白淛河濆,饱向苍龙阙下闻。 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 风骚处处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 长恐抱辕留不住,九天鸳鹭待成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州青县的白色河岸旁,可以听到苍龙阙下的歌声。寒风中响起的号角声在海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而飘扬的旌旗在湿润的江云上仿佛静止不动。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诗人的灵感,每一个居民都是彼此的父母和亲人。我担心自己的才能不足以留在这里,但我知道,天上的鸾鸟和鹭鸟们正在等待着与我一起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州:指杭州; 2. 青县: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县份; 3. 白:指钱塘江; 4. 浙河濆:浙江潮水的意思; 5. 饱向:指到处听到; 6. 苍龙阙:汉代宫阙名; 7. 鼓角:指战鼓号角声; 8. 严寒海月:形容军事上的紧张气氛; 9. 旌旗:军旗,这里用来指代军队; 10. 风骚:指诗歌中的"风雅"和"离骚",这里用来赞美诗人的才华; 11. 文章主:指文章的领袖人物; 12. 井邑:村落的意思; 13. 家家:每户人家; 14. 父母君:尊称地方长官为"父母官"; 15. 长恐:担忧; 16. 抱辕留:挽留之意; 17. 九天鸳鹭:比喻朝廷官员; 18. 成群:聚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赠杭州严史君》,是诗人章孝标为赞美他的朋友、杭州刺史严史君而作。诗歌通过描绘严史君治理下的杭州城,展现了他廉洁奉公、德政爱民的形象。 首联“州青县白浙河濆,饱向苍龙阙下闻”,诗人以江水清澈来比喻严史君的廉洁品质,同时也暗示出他在治理杭州时的卓有成效。颔联“鼓角自严寒海月,旌旗不动湿江云”,通过对严史君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使军队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持战斗力,以及百姓安居乐业的表现进行描绘,进一步表现了严史君的才干与智谋。 颈联“风骚处处文章主,井邑家家父母君”,这两句则是对严史君治理能力的赞扬,说他既能关心地方文化建设,又能关注民生问题,受到百姓的敬仰和拥戴,如同父母一般亲切。尾联“长恐抱辕留不住,九天鸳鹭待成群”,则是表达诗人对严史君的依依惜别之情,希望他能长久地留下造福百姓,同时期待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杭州严史君》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此时,唐朝已进入中晚期,朝政腐败,战乱频发,民生疾苦。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在章孝标所处的时代,科举制度已趋于成熟,但选拔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很多有才能的人无法施展抱负。章孝标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但在科场上屡试不第,只得屈居下僚。这一时期,他辗转各地,做过一些地方官吏,对于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此外,唐朝中晚期,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逐渐繁荣起来。杭州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章孝标在杭州结识了严史君,两人志同道合,共同探讨国家治理之道。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