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石
万堆顽碧耸峣嶕,壅遏江流气势骄。
铁马阵横秋战苦,水犀军乱夜声嚣。
吕梁谩记庄篇险,滟滪休夸蜀道遥。
怒激波声犹可避,中伤荣路不相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众多绿色的山峦高耸入云,挡住了河流的气势逼人。
铁马踏过,秋天的战斗艰苦无比;水犀军混乱的夜晚,声音喧嚣。
吕梁山的危险场景还历历在目,滟滪堆的遥远路程也不足为奇。
暴风雨的声音可以回避,但道路上的伤害却不能轻易放过。
去完善
释义
1. 赣石:位于江西赣江沿岸的一种礁石。
2. 万堆顽碧:形容赣石数量众多。顽碧,坚硬的绿石头,这里指赣石的颜色和质地。
3. 耸峣嶕:形容赣石高耸的样子。
4. 壅遏江流:阻挡河流的意思。
5. 铁马阵横:形容战斗场面激烈。
6. 水犀军乱:形容军队混乱。
7. 吕梁:山名,在今山西省吕梁市,与江西的赣石无关。
8. 谩记:随意记载。
9. 庄篇险:指《庄子·达生》中的木桥坍塌故事,比喻危险的情况。
10. 滟滪:长江瞿塘峡口的滟滪堆,因岩石突出江心,古人误认为是水中岛屿,故有“滟滪回澜”之称。这里是用滟滪堆来比拟赣石。
11. 休夸:不要夸耀。
12. 蜀道:古代四川通往外界的道路,以艰险著称。
13. 怒激波声:形容江水波涛汹涌的声音。
14. 中伤:受到损害。
15. 荣路:通向荣华富贵之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赣石的形象,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前两句通过对赣石的描绘,表现出江水滔滔的气势;三、四句通过对比,展现出铁马阵横、水犀军乱的战争场景;五、六句则暗示诗人虽然身处险境,但仍能泰然处之,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质。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对荣辱浮华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坚定。整首诗风格豪放,语言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赣石》是北宋名臣余靖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至1020年之间,即北宋初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时代特色。
余靖(975-1048),字希古,江西抚州人,进士出身,历任州、县官职,有政绩。他因谏言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后升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余靖经历了官场沉浮,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
《赣石》描绘了赣江沿岸的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在诗歌中,余靖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赣石的险峻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
总之,《赣石》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诗人余靖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抒发了他对家乡风景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