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陵庄君崇班赴长乐都尉
新命升鹓序,办严辞浚都。
去乘关吏传,归握戍兵符。
云阔逢乡树,风和见海桴。
南枝羡君乐,遣我忆莼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的命运召唤凤凰翱翔,准备充分的言辞治理国家。离别时乘坐关吏的驿车离去,归来时握住戍兵的符令。云朵辽阔,遇见家乡的树木,和风中看到海边的船只。羡慕南国的风光让你快乐,让我回忆起故乡的莼菜和鲈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温陵:指泉州,即今福建省福州市。
2. 庄君崇班:人名,庄崇班。
3. 长乐都尉:古代官职名称,此处泛指福建一带的官员。
4. 鹓序:即“鵷鹭”,形容朝官按等级排列的样子。
5. 办严辞浚都:指准备向浚都出发。
6. 关吏传:古代公文,用于传递官方文书。
7. 戍兵符:古代军中用于调兵遣将的令符。
8. 海桴:海边的小屋。
9. 南枝:南方的树枝,象征温暖的地方。
10. 莼鲈:指家乡的美食,这里用来表达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首联写友人被任命为都尉,即将离开故乡前往新地方任职。颔联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情况以及未来归来时的情景,表现出了友人的忠诚和勇敢。颈联通过描写云阔乡树、风和海桴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尾联则通过赞美友人南枝的快乐,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温陵庄君崇班赴长乐都尉》是宋代文人余靖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1127年之间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
在作者余靖的一生中,他曾历任尚书户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等职,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臣。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北宋中期,国家政权稳固,社会相对安宁。然而,由于贵族官僚集团的腐败和百姓疾苦,也使得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余靖在诗中将离别之情寄寓于对友人升迁的祝愿之中,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安宁的热切期待。这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