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任秘丞知长兴县

标题包含
送任秘丞知长兴县
懿文通籍气飘飘,二十年来困下僚。 吾道本将忠许国,世途休叹老登朝。 囊装冷落堆青简,衙署幽深枕画桥。 预想吴人蒙美化,海鸥桑雉共逍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文译文: 懿文通籍气飘飘,二十年来困下僚。 译文: 有着优秀品质的官员,多年来却职位低微。 吾道本将忠许国,世途休叹老登朝。 译文: 我们应当忠诚报国,不应因年长而放弃追求公职。 囊装冷落堆青简,衙署幽深枕画桥。 译文: 我的囊中只有冷落的书卷,而在深深的官署中,我度过了许多时间。 预想吴人蒙美化,海鸥桑雉共逍遥。 译文: 我希望能够造福百姓,与海鸥、桑雉一起享受自由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懿文:这里指高尚的道德文章。 2. 通籍:记录在官员名册上,意指成为朝廷官员。 3. 下僚:下级官吏。 4. 忠许国:忠诚报国。 5. 世途:指世俗官场。 6. 青简:即青史,史册。 7. 画桥:有彩绘装饰的桥梁。 8. 吴人:吴地的百姓。 9. 海鸥桑雉:比喻贤能之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送任秘丞知长兴县》是宋代诗人余靖赠给即将上任的地方官任秘丞的一首诗。诗歌表达了对这位友人出任地方官的祝愿和期待。 首联“懿文通籍气飘飘,二十年来困下僚”赞颂了友人文采横溢、英俊潇洒的气质,以及他多年来一直未被提拔的困境。“懿文通籍”意指有德行且博学多才的人;“困下僚”则形象地描绘了他未能得到应得的机会的无奈。 颔联“吾道本将忠许国,世途休叹老登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忠于自己的信念,为国家付出忠诚;同时劝勉他不要因为年纪大了还在底层而抱怨,要勇往直前,坚信自己的价值。 颈联“囊装冷落堆青简,衙署幽深枕画桥”描述了友人即将赴任的长兴县的环境:那里有静谧的画桥,有冷清的书卷,也有繁重的政务。这里既是对友人要面对的现实环境的勾勒,也是对他未来的考验和挑战的提醒。 尾联“预想吴人蒙美化,海鸥桑雉共逍遥”则是对于友人能在长兴县做出成绩的期待:希望他在任内能为百姓谋福祉,使当地百姓的生活如海鸥桑雉般自由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任秘丞知长兴县》是北宋著名文人余靖在仁宗时期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一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和皇室对文人的优待,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骚客,他们互相交流,积极创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北宋文化。 余靖,作为当时的一位知名文人,年轻时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赞赏,历任翰林学士、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要职。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文人品质,关心民生,勤于政事。 在与任秘丞告别之际,余靖以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国家的忠诚之心。诗歌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