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又和寄提刑太保

标题包含
又和寄提刑太保
常记临岐把酒杯,芳心应得见归来。 不从去日丁宁约,已向东风取次开。 清燕固难停烛待,雕鞍须是著鞭催。 栏边残艳犹堪赏,莫使韶光过了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常常想起当年离别之际,你我举杯共饮。那时的心意相通,仿佛预见了今日的重逢。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但愿你我能在春风里再度相见。我们的相聚就像夜晚的灯光和蜡烛一样短暂而美好,你的行程就像那骏马奔驰无法停留。此时的花儿正开得绚烂,就如同我们曾经的美好岁月,一定要抓住这美好的时光,让彼此的回忆永不褪色。
去完善
释义
1. 临岐:分岔路口,这里指离别之地。 2. 芳心:形容美好或美好的事物。 3. 丁宁:嘱咐,叮咛。 4. 取次:随意,任意。 5. 清燕:清净悠闲的生活。 6. 雕鞍:马鞍,借指马。 7. 著鞭:持鞭驱马,表示催促。 8. 栏边:栏杆旁边。 9. 残艳:凋谢的花朵。 10. 韶光:美好的时光,多指春光。 11. 过了回:指错过了一次机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留恋与期待。首联回忆了与友人的临别情景,“芳心应得见归来”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颔联用“不从去日丁宁约,已向东风取次开”描绘出春天已经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颈联则通过“清燕固难停烛待,雕鞍须是著鞭催”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尾联“栏边残艳犹堪赏,莫使韶光过了回”劝诫友人不要辜负美好的时光,珍惜光阴,及时归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和寄提刑太保》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余靖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创作于公元989年,正值北宋时期。这一年,朝政腐败,民间疾苦,国家内外矛盾激化。 诗人余靖在北宋时期曾任参知政事、尚书左丞等职,对国家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此外,诗中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如士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以及官僚们的贪污腐化等现象。这些都使得当时的政治环境更加恶劣,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时代特征的描绘,揭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表现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