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山

标题包含
寒山
空翠纷纷冷不流,风云常是护灵湫。 山神鞭起龙行雨,散作炎州六月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云雾在空中飘荡,并不流动,而那风云却常常守护着神秘的灵泽。山的神明挥动鞭子,让龙开始行雨,这雨水化成炎州的六月的清凉秋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空翠:指清新的空气中带有湿漉漉的草木之色。 2. 纷纷:形容多而杂乱。 3. 冷不流:使空气变得清凉而不湿润。 4. 风云:风和云,这里象征自然界的神奇力量。 5. 灵湫:水潭的美称,此处可能指的是“寒山泉”。 6. 山神:传说中守护山岳的神祇。 7. 鞭起龙行雨:用鞭子赶起了控制降雨的神龙。 8. 炎州:指南方炎热的地区。
去完善
赏析
《寒山》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古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神奇魅力。首句“空翠纷纷冷不流”,描述了山中雾气弥漫、清凉宜人的景象。这种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山林的寂静与神秘。接下来,诗人提到风云常围绕着山间的灵湫,暗示这里的景物具有神秘的力量。在第三句中,诗人通过“山神鞭起龙行雨”的意象,展示了山间风云变幻的神奇景观。最后一句“散作炎州六月秋”,意味着山上滴下的雨水使得炎热的夏天变得凉爽宜人,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一种崇拜。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山》是宋代诗人余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宋仁宗时期(960-1063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余靖作为当时的一位著名文人,对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热爱和独特的见解。 在诗中,余靖通过对寒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普遍崇尚山水文化,认为山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也是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寄托。因此,《寒山》这首诗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