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祠部通判洪州
天家顿网极详延,果见鸿风颂得贤。
庭拜外官聊试治,史分新策入编年。
江淹赋笔虽伤别,郭泰归舟只恐仙。
南国勿思终计最,蓬丘番直即和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上天赐予我们一个详细的计划,果然见证了众多优秀人才的涌现。
暂且让地方官员尝试治理国家,历史上的新政策则需编入历史年鉴。
江淹虽然因别离而痛苦,但郭泰却能驾驭船只如同仙人般自由。
在南国的时候不要总是思念家乡,来到蓬莱仙境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1. 天家:指皇帝;
2. 顿纲:整顿法纪;
3. 极详延:尽可能详细地传授;
4. 鸿风:大雁高飞的风范;
5. 颂:赞美;
6. 得贤:得到有才能的人;
7. 庭拜:古代官场见面时的礼仪;
8. 外官:地方官员;
9. 聊试治:尝试治理国家;
10. 史分:历史的演变;
11. 新策:新的策略或政策;
12. 入编年:记载在史书中;
13. 江淹赋笔:用典,江淹的文采;
14. 伤别:离别时的心情;
15. 郭泰归舟:用典,郭泰回乡的情景;
16. 只恐仙:恐怕是仙人;
17. 南国:南方地区;
18. 勿思:不用挂念;
19. 终计最:最终计划;
20. 蓬丘: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境;
21. 番直:轮流值班;
22. 和铅:古代的炼丹术;
23. 即和铅:马上轮到他炼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苏祠部到洪州任通判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期许与祝福。首联盛赞天子选拔贤能的严谨态度,为下文铺垫。颔联强调苏祠部是朝廷的外官,虽有离别之苦,但他有能力治理好地方,成为编年史上的佳话。颈联借用江淹与郭泰的故事,表达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尾联则以神仙般的仙境作为喻体,告诉友人在南国任职时切勿忧虑,珍惜时间努力进取,最终定会登上仙境。全诗表达真挚情感,寓情于景,蕴藉深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苏祠部通判洪州》是宋代诗人余靖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0年至105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余靖本人也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曾因直言不讳而遭受贬谪,后又因能力出众被重新启用。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于官场中的荣辱得失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官员们纷纷寻求升迁的机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高的地位。然而,余靖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希望他在担任洪州通判一职时能够廉洁奉公,为民造福。
这首诗体现了余靖的人生态度和为官之道,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又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因此,这首诗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