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慧照大师

标题包含
慧照大师
已向南宗悟,尤于外学精。 士林传字法,僧国主诗盟。 初地形容古,弥天语论清。 因君支遁辈,徒擅养鹰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已经领悟了南宗的要义,对外界的学问也十分精通。在士人圈子里传承书法技法,在佛门中主持诗歌盛会。起初塑造的形象古朴,论及佛法时言语清晰。只因为你们这些人都像支遁一样擅长养鹰,所以在世俗的名声上,也就只能局限于此了。
去完善
释义
1. 南宗:指南宗禅,禅宗五家之一。 2. 外学:指佛教以外的学问,这里指儒家的诗赋之学。 3. 字法:书法艺术。 4. 僧国:指佛教世界。 5. 诗盟:诗坛。 6. 初地:佛教名词,指菩萨修行的初步境地。 7. 弥天:满天,遍布天空。 8. 语论:谈论,议论。 9. 支遁:东晋高僧,以善养鹰著称。 10. 徒擅:只是擅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对慧照大师的赞美。前两句表达了大师在南宗的领悟能力以及对世俗学问的精通。第三、四句描述了大师在士人和僧侣中的地位以及他的诗词影响力。第五、六句则强调了大师的高尚品质和清澈言论。最后两句表示,由于像慧照大师这样的高人存在,那些徒有虚名的养鹰人应该感到羞愧。整首诗赞美了慧照大师的精神境界和学识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慧照大师》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北宋末年,大约公元108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文学领域,古文运动正在兴起,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墨客开始提倡散文的自由奔放,反对骈文的束缚和矫揉造作,这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空间。 在这个大背景下,诗人余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这首《慧照大师》。据史书记载,余靖在当时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的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慧照大师》这首诗中,余靖通过对慧照大师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他对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人间百态的关爱。他运用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