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子野待制
赤墀趋步近相陪,邸吏俄传远讣来。
方冀君心辨忠义,岂知天意夺贤材。
堪伤棣萼同时葬,空想铭旌此日回。
谪宦无缘亲渍酒,江边长恸独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赤墀之地,接近陪伴着,不久邸吏传来遥远的噩耗。
希望你的内心能分辨忠诚与道义,怎料天意无情地剥夺了这位贤能的人才。
悲伤的是同时失去两个兄弟,空想着丧幡能够回头。
贬谪之地,无法亲自祭奠,在江边独自悲痛、徘徊。
去完善
释义
1. 赤墀: 宫殿前的台阶,这里指朝廷。
2. 趋步: 小步疾行,表示恭敬。
3. 邸吏: 官员的属下或家人。
4. 俄传: 很快地传来。
5. 方冀: 希望。
6. 君心: 君主的心意。
7. 忠义: 忠诚与义气。
8. 竟知: 实在知道。
9. 天意: 上天的旨意。
10. 贤材: 有才能的人。
11. 堪伤: 十分伤心。
12. 棣萼: 比喻兄弟。
13. 铭旌: 写有死者官爵姓名的旗子。
14. 谪宦: 贬谪到远方做官。
15. 无缘: 无从。
16. 亲渍酒: 亲自祭奠。
17. 江边: 指的是水边。
18. 长恸: 长时间的痛哭。
19.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诗人通过描绘出与逝去之人曾经的亲近时光,以及得知噩耗时的震惊之情,表达了对亡者的惋惜和悲痛。同时,诗人也希望能够通过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亡者的哀思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将痛失英才的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王子野待制》是宋代著名文人余靖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正值北宋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学艺术的创作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诗人通过对亡友王子野的哀悼,表达了对逝去人才的痛惜之情。
在这一年里,余靖作为朝廷的重臣,在政治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他在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文坛的发展。在诗歌的创作上,他力求突破传统,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融入到作品中。这使得他的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深受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喜爱。
在这一时期,北宋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选拔了许多有才华的人才。然而,一些文人墨客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余靖在这首诗中,对这种现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人才的流失将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