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僧惠勤归乡

标题包含
送僧惠勤归乡
旧国起归兴,三江一棹轻。 夜吟逢月白,晓渡趁潮平。 楚岸云藏寺,吴宫水绕城。 羡师尘外去,何日濯吾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思乡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我驾着小船轻松地穿越三江。 晚上在月光下吟咏诗歌,清晨趁着潮水平和渡过江河。 楚地的岸边云雾缭绕中的寺庙若隐若现,吴国的宫殿被环绕在清澈的江水中。 羡慕那些置身世外的高僧,何时才能让我洗净尘埃,重振雄心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送僧惠勤归乡:这首诗的题目是《送僧惠勤归乡》,诗人余靖为好友僧人惠勤回乡而作。2. 旧国:指家乡。3. 三江: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条支流,这里泛指江南水乡。4. 一棹轻:形容船只轻盈,意指乘船回家轻松愉快。5. 夜吟:晚上写诗。6. 逢月白:遇到明亮的月光。7. 晓渡:清晨过河。8. 趁潮平:随着潮水的涨落顺利渡过。9. 楚岸:楚国的岸边,这里泛指南方地区。10. 云藏寺:云雾缭绕的寺庙。11. 吴宫:吴国的宫殿,这里泛指江南地区。12. 水绕城:河水环绕城市流淌。13. 尘外:尘世之外,指远离世俗纷扰的地方。14. 濯吾缨:洗净我的冠带,表示保持高尚的品行。
去完善
赏析
《送僧惠勤归乡》是宋代诗人余靖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惜别之情。首联"旧国起归兴,三江一棹轻",点明友人回乡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友人的关爱。颔联"夜吟逢月白,晓渡趁潮平",描述了友人在夜晚乘船离去的情景,月色如银,潮水涌动,寓意着友人的离去正是寻找真理与真善美的过程。颈联"楚岸云藏寺,吴宫水绕城",以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友人的心境和愿景,暗示他在尘世之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尾联"羡师尘外去,何日濯吾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自己灵魂的净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僧惠勤归乡》是宋代诗人余靖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7年,正值北宋仁宗天圣年间。在这段时间里,余靖的仕途较为顺畅,历任侍御史、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因直言敢谏而受到贬谪。 在这个时代,佛教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许多文人士大夫也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首诗中,余靖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