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
醉吟曾共倚江楼,秾艳清香万柄秋。
荡子再归时已暮,暮鸿惊散水悠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一起喝醉了靠在江边小楼边,无数把秋天里的荷花有浓郁的香味。流浪在外的人回来时已经晚了,傍晚的大雁受到惊吓四散而逃,留下江水悠然而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醉吟:饮酒赋诗。
2. 倚江楼:站在江边的小楼上。
3. 曾:曾经。
4. 共:共同。
5. 江楼:江边的小楼。
6. 秾艳:繁茂艳丽。
7. 清香:清新的香气。
8. 万柄:众多的花枝。
9. 秋:指花期。
10. 荡子:离家在外的人。
11. 再归:再次回来。
12. 时:时候。
13. 已暮:已经傍晚。
14. 暮鸿:傍晚时的鸿雁。
15. 惊散:受惊而四散。
16. 水悠悠:形容江水悠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的诗。诗中描绘了曾经与友人共赏江楼风光的画面,那是一片繁华盛景,美人如玉,美酒如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美好的画面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诗人以“暮鸿惊散水悠悠”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旧》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余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北宋年间(960年-1127年),具体年份尚不可考。在这个时期,宋仁宗统治下的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其次,我们来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余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在文学、史学、音律等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他曾在朝为官,后因直言进谏被贬官。尽管命运多舛,但余靖始终坚守清廉本色,为民谋福祉。这样的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世事无常,从而在诗歌中流露出深沉的感慨。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北宋初期,文人官僚集团力量庞大,他们崇尚儒家道统,主张“文以载道”,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许多文人开始在作品中表达忧虑和反思,如王安石、范仲淹等著名文人都曾在这个时期发表过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诗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余靖的这首《感旧》诗也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