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盖太博通判定州
墨诏殷勤擢俊贤,精求毗佐四方翰。
封疆谨守卢奴塞,旌旆仍亲上将坛。
衰草带霜秋马健,黄云遮日暮城寒。
燕南赵北边之要,旅拒凭君一策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墨诏表达了皇帝对选拔优秀人才的殷切期待,希望找到能为国家四方福祉献身的英才。边界需要谨慎防守,因此军事力量仍在关键位置随时待命。秋天时节,道路上的衰草和深秋的霜露让战马更加健壮,而乌云遮住了太阳,让人感到黄昏时的寒意。在北方边陲,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你的策略来巩固边防。
去完善
释义
余靖:北宋名臣,诗人,文学家,其诗词作品以表达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墨诏:指皇帝的亲笔命令。
盖太博通判:盖姓的太学士被任命为定州的通判。太学士是古代的一种官员称谓,而通判是宋代一种特殊的地方官职,相当于现代政府的副省长或者副书记。
定州:位于现今河北省保定市东北部。
卢奴塞:定州的一个地方,这里指的是要守好这个边境防线。
旌旆:古代军队的旗帜。
上将坛:指军队的指挥官。
衰草带霜:形容秋天的景象,草地衰败,霜冻降临。
黄云遮日:形容夕阳时分,黄色的云朵将太阳遮挡住。
暮城寒:描述傍晚时分,城池中寒气逼人。
燕南赵北:这里指的是古代的河北地区,今天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以及山东部分地区。
旅拒:抵御外敌入侵的意思。
凭君一策安:希望这位新任通判能够凭借他的智慧和才能,保卫好这片边疆之地。
去完善
赏析
《送盖太博通判定州》是一首描绘边疆戍卫的场景和赞美主将盖太博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强调了北方边境的重要性和主将的职责与忠诚。首先通过朝廷选拔贤能之士、要求他们严守边疆的命令,展现了国家对于边防的重视;接下来描述了边疆的环境和人物形象,以及这位将领的勇气和智慧,表达出对将领才能的赞许。
这首诗展现了对边疆战士以及边境防务的关心,同时寄寓着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与报国的决心,以及对主将的期望与信赖。整首诗情感深沉而激昂,引人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盖太博通判定州》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文人余靖所作。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无法确定,但大致可以推断是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纷纷以诗词抒发情感,探讨人生哲理。
此时,余靖的个人经历丰富,他曾历任地方官职,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也曾在朝廷任职,对政治斗争有所体会。在诗歌中,他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期望。这首诗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正处于从太平兴国至仁宗朝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余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绪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宿济州西门外旅馆》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