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息道中遇雪
寒深雪压春,去去祗伤神。
巢穴有归鸟,路岐无住人。
远光天共白,夜色月相亲。
独酌不成醉,自嫌名利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冬已过,春意盎然,离去的日子总是让人伤神。
鸟儿纷纷回到了它们的家,路上却看不到曾经逗留的人。
天空和大地都沐浴在月光之下,显得分外明亮。
独自一人饮酒,却无法沉醉其中,只因为自己沉溺于名利的深渊中无法自拔。
去完善
释义
1. 寒深:形容天气极冷。
2. 去去:一直前行。
3. 祗:仅仅。
4. 巢穴:鸟类的窝,这里借指鸟儿的家。
5. 路岐:道路岔口,比喻人生的歧路或道路的险恶处。
6. 独酌:一个人喝酒。
7. 自嫌:自我嫌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新息道上遇到的雪景,传达出旅途中的孤独、寂静与沉思。
首联“寒深雪压春,去去祗伤神”,点明冬日的严寒和雪景,展现出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忧郁心情。
颔联“巢穴有归鸟,路岐无住人”,描述鸟儿回归巢穴,道路上却无人停留,暗示出人生旅程中的离别与孤独。
颈联“远光天共白,夜色月相亲”,通过远近的光线对比,衬托出雪景的空旷与宁静,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与离合。
尾联“独酌不成醉,自嫌名利身”,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却无法沉醉其中的无奈,以及对自己追求名利生活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息道中遇雪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旅途之中遇到大雪而创作的古诗,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余靖所写。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059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余靖正以布衣身份游走各地,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仕途却并不顺利。由于他直言敢谏,多次触怒了皇帝和朝中的权臣,因此屡遭贬谪,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关心民生疾苦。
在当时,北宋正处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但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外忧内患使得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贫富差距加大,官僚腐败严重。余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将这些现象融入诗中,希望通过诗歌唤醒人们的良知,引起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