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孙抗员外春昼端居

标题包含
贺孙抗员外春昼端居
万事皆从适意休,何须快马骋长楸。 高人鼓吹鸣蛙地,当世神仙笑躄楼。 燕到卷帘如旧分,花开逢雨最闲愁。 僧来更学尝茶诀,白乳枪旗带露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余靖(1000年-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岭南三杰”之一。 余靖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万事皆应顺其自然,何必追求速度与成就? 在这片青蛙齐鸣的土地上,那些超脱的人显得多么自在逍遥。 燕子归来依旧能分出熟悉的位置,花儿遇到雨天则生出更多宁静之美。 有僧人来访,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学习其中的秘诀,一起收获那带着露水的、美味的茶叶。
去完善
释义
1. 万事皆从适意休:大意是劝诫人们要顺应自然,让内心得到满足。其中"适意休"意为让人们的欲望得到节制。 2. 何须快马骋长楸:意指生活应该从容不迫,不需要急功近利。长楸是一种古代的马具,这里用来象征快马疾驰的行为。 3. 高人鼓吹鸣蛙地:这句表达的是在宁静的环境中聆听自然的声音。"高人"表示有修养的人,"鼓吹"代指各种声音,"鸣蛙地"则是形容环境幽静。 4. 当世神仙笑躄楼:这句话的意思是像神仙一样的人物也会嘲笑那些看似完美的事物。"当世神仙"表示有超凡境界的人,"笑躄楼"则是一种隐喻,表达了完美事物的虚幻。 5. 燕到卷帘如旧分:意思是燕子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这里的"卷帘"指的是窗户,"如旧分"意味着燕子如期而至。 6. 花开逢雨最闲愁:描述了花开时节遇上雨水,使人产生忧愁的情绪。 7. 僧来更学尝茶诀:表现出与僧人一起品茗悟道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中的“贺孙抗员外春昼端居”意为祝贺孙抗在春天的白天安静地待在家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轻松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欣赏。首联作者用“万事皆从适意休,何须快马骋长楸”,表明了生活中不需要追求快马加鞭的紧张生活,而是要享受适意的闲暇时光。 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春天里的各种景象:青蛙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界的活力;花开雨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卷帘燕归则代表着岁月的无尽轮回。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图。 最后一联中的“僧来更学尝茶诀,白乳枪旗带露收”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追求。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向僧侣学习茶道的心得,品尝着刚采摘下来的茶叶,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无尽甘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悠闲、宁静生活的向往,并借助春天这个象征生命力的季节来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崇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孙抗员外春昼端居》这首古诗,是由北宋著名文人余靖所创作的。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960-1127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余靖是北宋的一位知名文臣,他的文学才能和道德修养得到了广泛赞誉。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在地方任职,也担任过中央官员。然而,在他的晚年,因为对时事的不满和忧虑,他选择了隐居。 在这首诗中,余靖以春昼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孙抗的敬意和祝福。他认为,人生如同四季更替,有起有落,但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种心态,既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是对自己的告诫。 在诗中,余靖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他希望孙抗能够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保持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的乐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