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垂钓偶作
曾以文章上石渠,忽因谗口出储胥。
致君事业堆胸臆,却伴溪童学钓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石渠:汉代皇家藏书阁,这里代指朝廷或政治中心。
2. 忽因谗口出储胥:储胥,古代储备粮草的仓库。这里代指被贬谪的地方。
3. 致君事业堆胸臆:致君,辅佐君王;胸臆,内心。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想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
4. 溪童:在山野间玩耍的孩子,这里指的是乡村孩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一首抒发个人遭遇与感慨的诗篇。诗中表达了他曾经以才华横溢的文章得到皇帝的信任和赏识,但突然间却因为小人的谗言而遭到贬谪,远离了朝廷。虽然怀揣着报国之志、治世之才,但无奈只能退居乡野,陪伴村童学习钓鱼这种看似与他的理想格格不入的事情。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叹以及自己才能被埋没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愿意淡泊明志,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官员苏舜钦所创作的《西轩垂钓偶作》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恬静的环境中超然自得的隐逸之情。
该诗的创作时间大致是在宋仁宗时期(公元960年-1063年),这一时期的北宋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时期,苏舜钦因性格直爽,不避权贵,任职期间触犯了贵族的利益,遭人排挤陷害,被贬谪到苏州任知州。在这段时间里,他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醉心于山水田园之中,心灵得到了慰藉和宁静。这首《西轩垂钓偶作》正是在这段人生经历中诞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在溪流边钓鱼的乐趣,表达了他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此外,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崇尚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许多文人士大夫都以田园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寄寓生活理想。苏东坡、欧阳修等著名文人都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隐逸诗。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舜钦的《西轩垂钓偶作》更能体现出诗人深沉而真挚的隐逸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