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鹿苑寺玉虹亭

标题包含
登鹿苑寺玉虹亭
饥鼯愁玃号穷冬,层峦秀壁撑晴空。 闲拖小藤借余力,来看霜岩飞怒虹。 小奚催呼老欵段,瀹鼎篝火烹团龙。 余甘入口齿颊爽,两腋便欲生清风。 悠然千里堕眼界,金篦刮膜开双瞳。 乃知足力不到处,别有天地生壶中。 国恩欲报已华髪,征车未去先晨钟。 玉川乘云紫皇家,谪仙骑鲸河伯宫。 聊追二子归禹穴,碧空转首山重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天,饥饿的动物们哀嚎不已,而环绕的山岭和峻峭的崖壁却挺立在晴空下。趁着闲暇时光,我们攀援着藤蔓,借助余力攀爬到了满布霜雪的岩石上,欣赏那如同愤怒彩虹般的壮丽景色。小奚呼唤老款的仆人准备了茶具和篝火,开始烹煮那些由山上流下来的茶水。喝上一口余甘,嘴里立刻充满了清新的味道,两腋之间仿佛有清风拂过。眼前这悠远的景象让我们的眼界大开,就如同用金篦刮去了眼中的薄膜,让我们看清楚了世界。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以前从未到过这样的地方,这里就像是另一片天空中的仙境。 我们都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还想着报答国家的恩情,然而战马还未出征,清晨的钟声就已经响起。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像玉川和尚那样,乘坐着白云去往紫色的皇宫,也能像谪仙李白那样,骑着鲸鱼前往河伯的宫殿。现在我们只希望追随这两位古人的脚步,回到那个满是云雾缭绕的禹穴,回望碧空下的群山,重重的山影似乎都在向我们挥手告别。
去完善
释义
1. 鹿苑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2. 玉虹亭:位于鹿苑寺中的著名景点,因雨后常有彩虹而得名。 3. 卢襄:南宋文人,字致一,自号清逸散人,浙江嵊县人。 4. 饥鼯愁玃号穷冬:描述冬天的寒冷景象。 5. 层峦秀壁撑晴空:描绘山区地形和高崖美景。 6. 小藤:指登山时使用的辅助工具。 7. 霜岩飞怒虹:形容山中岩石和彩虹的美丽景象。 8. 小奚催呼老欵段:年轻的小奚和老款的师傅一起劳作。 9. 瀹鼎篝火烹团龙:烹煮泉水泡好的团龙茶。 10. 余甘:剩余的茶汤味道甘醇。 11. 金篦刮膜开双瞳:比喻优美的景色使人眼前一亮。 12. 国恩欲报已华髪:作者想为国家效力,但年华已逝。 13. 征车未去先晨钟:早晨的钟声唤起作者新的期望。 14. 玉川:即唐朝诗人卢仝,他与茶有关的故事广为人知。 15. 紫皇家:紫色的皇宫,象征高贵与威严。 16. 谪仙骑鲸河伯宫:化用李白的诗句,表示诗人在宫廷生活过的经历。 17. 禹穴:相传大禹曾在此治理洪水,此代指中华大地的地理空间。 18. 碧空转首山重重:回头望向青山重重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登鹿苑寺玉虹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里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开篇以“饥鼯愁玃号穷冬”描绘出寒冷肃杀的景象,而“层峦秀壁撑晴空”则展现出山脉的雄伟与晴空的辽阔。随后,诗人通过“闲拖小藤借余力”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在山间品茶赏景的场景,“小奚催呼老欵段,瀹鼎篝火烹团龙。” 展示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而当诗人品尝到甘美的茶水后,顿时感到神清气爽,犹如身处仙境一般。 接下来的诗句“悠然千里堕眼界,金篦刮膜开双瞳。”形象地表达了登高望远时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诗人也感慨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壮志未酬。在最后,诗人借用了古代两位著名诗人的典故,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有朝一日能够功成名就,回归故乡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鹿苑寺玉虹亭》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文人卢襄(1104年-1179年),创作于公元1159年左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初期的政局并不稳定,北方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而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贪图享乐。在这个时期,士大夫们普遍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以诗文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卢襄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借登临古迹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