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贫贱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贫贱二首 其二
多病吴中一腐儒,新来铅水照髭胡。 扫地静怜黄吻婢,缚鸡卖遣白头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语文老师,最近我的脸上因为不断地写字变得胡子拉碴。我静静地扫着地,看着那个小女孩努力地擦着地板,如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想要卖出那只会绑起鸡来的老仆人,以此来换回我自己的时间,让我可以专注于我所热爱的文学事业。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卢襄:宋代诗人,字致堂,号西坡,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人。生卒年不详。 2. 吴中:古代地域名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即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一带。 3. 腐儒:这里指没有实际才能的读书人。腐,迂腐;儒,儒家学者。 4. 铅水:指铅丹水,古人用来染须的一种染料。这里指用铅丹水画在脸上的皱纹。 5. 黄吻婢:古代侍女,因年幼而被称为“黄吻”。这里指年轻的侍女。 6. 白头奴:年纪较大的奴隶。这里指年老的仆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贫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己的自嘲。诗中的“多病吴中一腐儒”表达了对诗人自己的形象描绘,凸显出他的病弱、贫穷与无知。同时,通过“新来铅水照髭胡”一句,诗人透露了自己对生活的新认识,使得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接下来的“扫地静怜黄吻婢,缚鸡卖遣白头奴”两句则刻画了诗人贫困生活中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其生活的困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贫贱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卢襄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科举制度的弊端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无法通过正当途径实现自己的抱负。卢襄作为这个时期的一位士人,也受到了这种社会风气的熏陶。 卢襄在年轻时曾有过显赫的家世,但后因家道中落而陷入贫困的境地。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以至于不得不放弃仕途,转而从事教育、医学等职业,以求谋生。在这个过程中,卢襄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这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卢襄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民间疾苦和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如《贫贱二首》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的深刻洞察,还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懑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