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鹿苑隐天阁 其三

标题包含
登鹿苑隐天阁 其三
一眼吞万山,寸心贮千里。 何日上归舟,教人问春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瞥收尽万水千山,心中承载浩渺千里。 哪一天能登上归途之舟,令人探寻春天的流水。
去完善
释义
《登鹿苑隐天阁 其三》卢襄的注释如下: 1. 鹿苑隐天阁:未查到具体地点或建筑名,可能是诗人想象的地点或者虚构的名称。 2. 一眼吞万山:形容视野开阔,一眼就能看尽万重山峰。 3. 寸心贮千里:表示心胸宽广,能容纳千里的景象。 4. 上归舟:上船返回的意思。 5. 教人问春水:意指告诉别人春天的江水已经变得清澈了,可以行船。这里的春水也可以理解为代表生机与希望的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卢襄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登上鹿苑隐天阁时的所见所思。从“一眼吞万山,寸心贮千里”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他不仅能够看到远处的万重山脉,更能够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更广阔的世界里。 然而,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诗人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归途,回归故里。“何日上归舟,教人问春水”,这两句诗意蕴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恋。诗人希望能在春水初生的季节里回到家乡,这使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家乡无比的思念和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鹿苑隐天阁 其三》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此时的诗人卢襄正生活在国家动乱、民生疾苦的时期。他目睹了朝廷的无能,民族矛盾的尖锐,深感民间的疾苦和自身报国无门的无奈。 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兵南侵,国土丧失,战乱频繁,民生困苦。诗人卢襄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选择了退隐江湖,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他并未忘记国家的苦难,他用诗歌记录下了这段历史,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心态。在国家危机时刻,他们既希望能够报效国家,又害怕受到牵连,因此选择避世隐居。然而,他们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这份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诗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