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桥道中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石桥道中三首 其二
枕底鸡声月影残,摇鞭驱马上巑岏。 路高蜀道九折坂,水急香山八节滩。 茶异雪花生筯底,眼明金雀舞林端。 凌晨只怪貂裘薄,山近天门分外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下,枕头旁传来鸡鸣之声,我扬起马鞭,驱马前行。 山路崎岖难行,如同四川险峻的蜀道;溪流湍急,就像香山那危险的八节滩。 泡茶的水异常甘甜,仿佛雪山上流下的泉水;眼睛明亮如金雀,欢快地在树林间跳跃。 清晨只觉得皮衣单薄,天气寒冷,这座山靠近天门,更显得格外寒冷。
去完善
释义
1.枕底鸡声月影残:枕底,即枕头下;鸡声,报晓的公鸡叫声;月影残,指月亮将落或刚升起时如钩的形态。 2.摇鞭驱马上巑岏:摇鞭,挥动马鞭;上巑岏,指骑马登上高山峻岭。 3.路高蜀道九折坂:蜀道,指古时候通往四川的道路;九折坂,位于甘肃南部岷山山脉中的一个险峻地段,全长约一百公里,地势曲折。 4.水急香山八节滩:香山,山名,今陕西武功县北,南临渭水;八节滩,指水流湍急之处。 5.茶异雪花生筯底:茶树上的嫩芽生长出来,形状像雪花一样;生筯底,指植物根部生长的嫩芽。 6.眼明金雀舞林端:金雀,一种小鸟;舞林端,指在树林上方欢快地飞翔。 7.凌晨只怪貂裘薄:凌晨,天刚亮的时候;貂裘薄,指身上的皮衣不够保暖。 8.山近天门分外寒:山近,指离山很近;天门,道家谓天空之门,这里借指高山;分外寒,指特别寒冷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卢襄的作品,描述了诗人在行途中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诗的开头“枕底鸡声月影残,摇鞭驱马上巑岏”描绘了清晨启程的场景,鸡鸣月落,诗人骑马登上崎岖的山间小路。接下来的两句“路高蜀道九折坂,水急香山八节滩”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茶异雪花生筯底,眼明金雀舞林端”描绘了路途中的美好景象:诗人品尝着美味的茶水,欣赏着翩翩起舞的金雀,体现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最后两句“凌晨只怪貂裘薄,山近天门分外寒”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清晨寒冷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风貌,以及旅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桥道中三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卢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在早春时节,石桥旁的美景。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创作时间为公元1059年前后,这个时期正是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卢襄的人生际遇方面,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成为进士,历任地方官吏。他的为官生涯清廉公正,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在官场并不如意,多次受到排挤,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自己的信念。 从时代背景来看,这个时期正是宋诗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诗歌作品风格各异,影响深远。卢襄的诗歌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