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摘星岭

标题包含
登摘星岭
自知牛鬬耳,不奈晚猿何。 客鬓愁中老,秋山别后多。 扁舟桃叶渡,夜雨竹枝歌。 赖有皋卢碗,时堪战睡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明了自身实力,但难以抵挡黑夜中的猿啼。 客居他乡的我,在忧愁中逐渐老去,秋天的山色在我离别之后愈发显得丰富多样。 在桃叶渡口乘着小船,夜晚风雨中的竹子也在歌唱。 依靠着这些用皋卢藤制成的碗,我才能不时地战胜睡眠的诱惑。
去完善
释义
扁舟: 轻便的小船 桃叶渡: 指代南京秦淮河边的渡口,得名于王献之侍妾桃叶而得名。 夜雨: 夜晚的细雨 竹枝歌: 以竹枝为题的歌曲,这里指描绘竹子的歌曲。 皋卢: 一种茶树的名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登摘星岭》是宋代诗人卢襄的一首抒怀诗。诗歌表达了作者身处山间之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道出人生态度,卢襄展示了在战胜生活中的困厄与挫败时保持豁达与坚韧的一面。 首联“自知牛鬬耳,不奈晚猿何”借用传统经典中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颔联“客鬓愁中老,秋山别后多”则呈现了离愁及岁月流逝之感,道出游子飘零,岁月沧桑的人生经历。 颈联“扁舟桃叶渡,夜雨竹枝歌”借扁舟横渡江面、夜雨洒竹林的图景,展现了诗人渴望悠然自得、回归自然的愿望。尾联“赖有皋卢碗,时堪战睡魔”以饮酒遣怀的形式,借助于酒力,振作精神,激励自己战胜一切困难,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虽然从结构上看似复杂,但实则凝聚了卢襄在当时复杂心境下的真情实感,也是他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体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摘星岭》是南宋诗人卢襄创作的一首描绘登临山岭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内外局势动荡,金国时常侵扰南方边境,百姓生活困苦。 卢襄作为当时的文人,对国家局势十分关心。他在这一时期的遭遇也不尽如人意,曾担任地方官职,却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而被贬谪。尽管如此,卢襄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疾苦,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的诗歌。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也影响了卢襄的创作。宋代文学发展迅速,尤其是诗词方面,许多文人都致力于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卢襄在创作这首《登摘星岭》时,或许受到了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