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书怀三绝 其三
山杏枝头鹎鵊儿,来传春意语多时。
脆红可是浑无力,不奈东风尽日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杏树枝上的鸟雀儿们,纷纷传来春天的信息。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然而,这些嫩绿的叶子却显得有些脆弱,无法抵挡春风的无情吹拂。
去完善
释义
1. 剡溪:位于中国浙江省嵊州市的曹娥江上游一段,自古便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2. 书怀:抒发情怀、表达感情。
3. 三绝:此处指三首具有特色的诗作。
4. 卢襄:字师陈,宋代诗人,擅写诗,尤其长于描绘自然景物。
5. 山杏枝头鹎鵊儿:山杏,一种野生杏树;枝头,树的顶端;鹎鵊儿,一种鸟名,学名为“绿鹦嘴鹎”,喜成群活动,常停息在树枝上。
6. 来传春意语多时:这句是说这种鸟在春天时会发出声音,以此传递春天的信息。
7. 脆红: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且质地娇嫩。
8. 可是:表示肯定或猜测。
9. 浑无力:形容花朵承受不住长时间的吹拂。
10. 不奈:无法忍受。
11. 东风:春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卢襄所作的《剡溪书怀三绝》的第三首。诗中以山杏枝头上的鹎鵊鸟作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来临的场景,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和活力。"脆红可是浑无力,不奈东风尽日吹"则是进一步强调春天景色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而生动,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剡溪书怀三绝 其三》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初期,作者是卢襄(约公元1116年-1174年后)。此时正值国家战乱频发、山河破碎的艰难时期,南宋政权在定都临安后,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外部面临金兵侵略的压力。
卢襄出身书香门第,他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曾任职于地方官吏,期间关注民生疾苦,努力践行“仁政”理念。又曾在朝廷任礼部侍郎、起居舍人等职,积极参议朝政,忧国忧民之心可见。然而因直言敢谏,卢襄仕途受到挫折,辗转各地出任地方官员。尽管身处困境,卢襄始终坚守信念,为民谋福。
该时期的社会背景也深深影响了卢襄的创作心态。在国家山河沦丧、民生困苦之际,诗人渴望能为国家贡献力量,抒发报国之志。因此在诗中,卢襄倾诉了痛失山河的悲愤,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太平盛世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