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桥道中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石桥道中三首 其一
牛羊日晚下烟坡,病眼看花手自摩。 千里家乡曾梦到,一年风景最春多。 樽前有酒须相觅,眼底无愁可奈何。 王事虽劳吾敢惮,犹胜乘雪下蓬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牛羊群下山,烟雾笼罩着山坡。患有眼疾的我用手抚摸着花朵。梦到过千里的家乡,一年的春光中最美是春天。面对美酒一定要品尝,眼中没有忧愁也是无奈。虽然公事繁忙不敢懈怠,但还是比冒着风雪翻山越岭要好得多。
去完善
释义
1. "石桥道中":这首诗的题目,描述的是诗人行走在石桥路上的情景。 2. "卢襄":诗人名字。 3. "牛羊日晚下烟坡":傍晚时分,牛群和羊群沿着烟雾笼罩的山坡走下来。 4. "病眼看花手自摩":生病的眼睛看着花儿,用手抚摸着它们。 5. "千里家乡曾梦到":在梦中曾经去过千里的家乡。 6. "一年风景最春多":一年的风景里,春天是最多的。 7. "樽前有酒须相觅":酒桌上需要有酒,需要互相寻找。 8. "眼底无愁可奈何":眼中没有忧愁,无可奈何。 9. "王事虽劳吾敢惮":国家的事业虽然劳累,但我不敢懈怠。 10. "犹胜乘雪下蓬婆":比骑着雪去蓬婆山还要辛苦。
去完善
赏析
《石桥道中三首 其一》以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开篇,展现了夕阳下的牛羊归途和烟雾笼罩的山坡,诗人因病看花的场景跃然纸上。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在梦境中的出现,以及春天带来的无限风光。此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勾勒出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景象。 在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饮酒、面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虽被繁琐公务所累,却仍然抱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诗人通过“犹胜乘雪下蓬婆”的诗句,既表达了他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又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优美自然的景物为铺垫,传递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桥道中三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卢襄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创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宋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间。这段时间内,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卢襄曾任四川制置使,治理川蜀有方,但官场风波不断,使他感到困倦和忧虑。他与陆游等文人交好,诗歌唱和。他们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诗风,重视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观,形成了一种具有强烈现实感的诗歌风格。在“石桥道中”系列诗中,卢襄以恬淡的心境描绘了秋日郊野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消极避世的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