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钓台
无欲戴蝉冠,蝉冠械我首。
无欲披衮衣,衮衣囚我身。
贫贱自闲暇,功名多苦辛。
君不见大将军功盖天地,一朝饿死垣墙里。
又不见穰侯贵压咸阳都,朝为卿相暮匹夫。
争如春风秋月一竿竹,万古溪山看不足。
胜他宫殿锁千门,细草新蒲为谁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别想戴上蝉羽帽,那蝉羽会束缚我的头颅;
别想披上龙袍,那龙袍会把我的身体变成囚笼。
贫穷而平凡的生活自由自在,追逐名利却常常充满辛酸。
你可曾看到那些威震天下的将领,最终却在一面墙内饿死了?
你又可曾看到那些位高权重的卿相,最终不过成了寻常百姓?
何不把这岁月,当成春风秋月中的一支竹子,静看那永远看不完的溪光山色呢?
比起那些锁住千扇门的宫殿来,这嫩草和新蒲又是为谁在绿意盎然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杭州富春江畔,是东汉名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
2. 卢襄:宋代文人,字致堂,为官清正,刚直不阿。
3. 蝉冠:汉代武官的冠饰,这里指代高官显位。
4. 衮衣:古代皇帝的龙袍,这里指代皇帝的权力地位。
5. 大将军:此处指西汉名将韩信,曾功盖天下,后被吕后设计诛杀于未央宫。
6. 穰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魏冉的封号,因战功卓著而权倾朝野,但最终被秦昭王罢免。
7. 春风秋月:比喻平淡宁静的生活。
8. 万古溪山:指严子陵钓台的悠久历史和自然风光。
9. 宫殿锁千门:形容皇家宫殿的繁华与寂寞。
10. 细草新蒲:指代春天的美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贫贱的悠闲与功名的辛苦,以及历史人物的兴衰,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纷扰、享受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春风秋月一竿竹”的形象描绘了严子陵隐居钓鱼的生活,传递出内心对于安宁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名利纷争的厌恶。总的来说,这首诗强调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鼓励人们珍惜眼前、回归自然,过上诗意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严子陵钓台》是宋代诗人卢襄的一首题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卢襄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朝廷官员,后来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卢襄生活的时代,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崇尚道德修养,追求个人品质的提升。卢襄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道德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此外,宋朝时期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诗词歌赋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卢襄作为一位文人,自然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