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二首 其一
身在秋湖天一角,岭猿洲雁亦相哀。
他时相见柯山下,土锉芳薪煮芋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在一处秋天的湖边,孤独地与山中的猴子和大地上的飞雁共处;
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在柯山的脚下再次相遇,那时我们可以在土炉中燃起新柴,共同烹煮香醇的美食。
去完善
释义
1. 秋湖:指秋天的湖泊。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区。
2. 天一角:指偏远的地区或角落。
3. 岭猿:生活在山岭上的猿猴。
4. 洲雁:生活在水中的大雁。
5. 相哀:相互同情。
6. 他时:以后,未来。
7. 柯山:山名,位于中国浙江省衢州市。
8. 土锉:古代的一种炊具,用于烧火煮饭。
9. 芳薪:优质的柴火。
10. 芋魁:芋艿,一种植物。这里的“芋魁”可能是指用芋艿做的食物。
去完善
赏析
《贫贱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卢襄创作的一首表达清贫乐道的诗。在诗句中,卢襄以自己在秋天的湖水边的孤独处境为起点,描绘了岭猿和洲雁也对他表示同情的场景。然而,卢襄并未被这些逆境所压倒,他在想象中与自己未来的朋友在柯山脚下相遇,并一起用柴火烹煮芋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贫贱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卢襄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组诗歌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在这一年月里,卢襄家境贫寒,但他并不气馁,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通过这组诗歌表达了自强不息、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在绍熙年间,整个社会正处于南宋王朝的衰落时期,战争频仍,百姓疾苦。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卢襄并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他坚信自己的才华终会得到世人的认可。因此,这组诗歌也是他对自身才学和人格品质的自信表现。
在《贫贱二首 其一》这首诗中,卢襄以“燕雀啄皇孙,食我庭上果”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自己贫寒的家境。紧接着,他以“未易蹑苏黄,纵横数行墨”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抱负和实力,希望能够像苏轼和黄庭坚一样,成为文坛巨匠。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卢襄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