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岸红初破木芙蓉,送别遥闻野寺钟。 江抱月流青炯炯,山随天去碧重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岸边红色初绽的木芙蓉,伴随着离别的钟声渐行渐远。江水拥抱明月,波光粼粼;群山与天空相连,绿意盎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木芙蓉:指荷花,又称芙蓉花。 2. 青炯炯:形容水色清澈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首句“岸红初破木芙蓉”以鲜艳的木芙蓉花开比喻秋天的到来,点明主题。第二句“送别遥闻野寺钟”则通过悠扬的钟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接下来的两句“江抱月流青炯炯,山随天去碧重重”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江水怀抱明月,青翠的山峦与天空相接,层次分明。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示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又融入了离别之情,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卢襄所创作的。这首诗诞生于公元1145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的朝廷正面临着金兵的侵犯,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卢襄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文学创作也深受时局的影响。 卢襄一生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太学博士、秘书郎等职位,后因受排挤而辞官回乡。在此期间,他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在他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在《秋》这首诗中,卢襄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危机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他用“西风”、“黄叶”等词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寓含着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困苦。此外,他还通过“人间”和“天涯”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家国之思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