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

标题包含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
江头梅蕊小装春,式宴嘉宾属守臣。 京国路虽千里远,琼林花又一番新。 且观鹿野陈乡乐,休忆羊裘整钓纶。 老我岂堪陪盛集,为公强振簿书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梅花绽放出春天的气息,盛大的宴会款待着宾客和守城的官员。尽管京城的路途有千里之遥,但是琼花林的花儿又是那么新鲜。让我们欣赏鹿野的美景,感受乡村的乐趣,不要挂念那穿着羊毛衣服整理钓鱼线的情景。我这把年纪又怎么能陪伴如此盛大的集会呢?为了您,我只能勉强振作精神处理这些繁琐的文书。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所给诗韵的内容次序和用韵顺序进行创作。这里“次韵”即表示这首诗是模仿之前某首诗的韵律和内容进行的再创作。 2. 刘寺簿:一位名叫刘寺簿的人,具体身份不详。这里的“寺簿”是他的官职。 3. 鹿鸣宴:唐代以后科举中试者的庆功宴,因为宴会间会奏《鹿鸣》之曲而得名。 4. 江头:江边、江岸。 5. 小装春:春天来临的象征,借指春天的到来。 6. 式宴:正式宴请。 7. 嘉宾:尊贵的客人,这里指科举中试者。 8. 属守臣:属于地方长官的事务。 9. 京国:京城,首都。 10. 琼林:形容华丽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皇宫。 11. 鹿野:古代有关于鹿的故事,用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2. 陈乡乐:展示乡村生活的乐趣。 13. 休忆:不要回忆。 14. 羊裘:羊毛制成的衣物,这里暗含作者对渔夫生活的向往。 15. 整钓纶:整理钓鱼的工具。 16. 老我:自谦的说法,指作者自己。 17. 岂堪:哪里能够。 18. 陪盛集:参与盛会。 19. 为公:为了您,尊称对方。 20. 强振:勉强振作。 21. 簿书尘:指处理公务事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鹿鸣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的所见所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江头梅蕊”、“琼林花”等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通过“式宴嘉宾”、“陈乡乐”等词语,表达了诗人与宾客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以“老我岂堪陪盛集”表达了自己不能参加盛会的遗憾,而以“为公强振簿书尘”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支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5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诗歌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程洵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刚刚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然而,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生活经历颇为坎坷。在步入官场前,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冷暖和人们的辛酸。 在同一时期,南宋朝廷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虽然双方暂时达成了和议,但局势依然紧张。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为国家出一份力。程洵也不例外,他在鹿鸣宴上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