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
秋日晒古城,秋风来水乡。
临流送归客,离思飞云扬。
银液深蘸甲,金钗俨分行。
祖行礼虽微,善颂意则良。
破涕忽成笑,欲语旋复忘。
若人工涉世,止沸非扬汤。
俛首是非海,如居清浄坊。
一朝脱屣去,翩如鴈随阳。
三折仅存臂,九回无复肠。
所欣返全璧,讵复忧焚冈。
我本山林人,才非锥处囊。
偶然踏朝市,包以冠与裳。
谁吹邹子律,自分冰氏凉。
余习但文字,残星弄微芒。
来时岸柳绿,倏见秋叶黄。
何当首归途,解此名利缰。
湖山足佳处,与君共徜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的阳光下晒太阳,古城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的风吹过水乡,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在水边送别即将远行的友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如同银色的月光洒在河面上,我们挥手告别;又如同金色的凤凰展翅飞翔,各自踏上人生新的征程。虽然告别的礼仪简单,但我们心中的祝福却是真诚的。
分别的时候,泪水不知不觉化作了微笑;想要说的话,到了嘴边却又忘记了。就像人在江湖,很多时候要冷静应对,不能让自己的感情过于激动。
面对世间的是非纷争,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如同身处清净的禅院一般。一旦我们能够放下世俗的名利,就能像大雁一样自由地翱翔在天际。
人生的起起伏伏,或许会让我们受伤;但只要我们的心灵能够重新找回完整的自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我本来就是一个生活在山林之间的人,虽然没有什么才华,但也自在快活。偶尔踏入繁华的城市,也只是为了生活所需。
谁又能吹奏出春天的音符,让自己免受寒冷的侵袭呢?我只剩下一些文学上的习惯,犹如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岸边柳树翠绿,转眼间秋天就到了,叶子开始变得枯黄。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名利的枷锁,回归自然的怀抱呢?
在那湖光山色之间,有我和你共同欣赏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规律进行的诗歌创作。
2. 赵祖德: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3. 李衡阳:李姓朋友,曾任衡阳县令。
4. 秋日晒古城:秋天的阳光照耀着古老的城池。
5. 临流送归客:在河边送别即将离去的友人。
6. 银液深蘸甲:银液指美酒;蘸甲指饮酒时的习惯动作,将酒杯轻轻碰触指甲。
7. 金钗俨分行:金钗指女性;俨分行指排列整齐的队伍。这里指女子为离别场景增色。
8. 祖行礼虽微:祖行,出行前的告别;微,轻微。这句意为告别时的礼仪虽然简单。
9. 善颂意则良:善于表达祝福之意的情感是美好的。
10. 破涕忽成笑:泪水突然变成了笑容。
11. 欲语旋复忘:想要说的话又突然忘记了。
12. 若人工涉世:如同一个人进入了复杂的社会。
13. 止沸非扬汤:阻止水沸腾并非用勺舀起热水(扬汤止沸,意思是舀起热汤让其降温,比喻缓解困境的方法不当)。
14. 俛首是非海:低头面对的是非纷争的世界。
15. 如居清浄坊:如同居住在清静的地方。
16. 一朝脱屣去:脱屣,脱掉鞋子,表示放弃世俗地位;这句话意味着有一天要摆脱世俗的束缚。
17. 三折仅存臂:手臂三折,形容武艺高强。
18. 九回无复肠:肠九回,指思绪纷繁复杂。
19. 所欣返全璧:所欣喜的是能恢复完整的心态。
20. 讵复忧焚冈:怎会再担忧烈火焚烧之事。
21. 我本山林人:我本来是个隐居山林的人。
22. 才非锥处囊:才能并不像锥子放在袋子里那样容易显露出来。
23. 偶然踏朝市:偶然踏入朝廷和市井生活。
24. 包以冠与裳:用官帽和华美的衣服包裹自己。
25. 谁吹邹子律:谁吹奏着邹衍的音乐。
26. 自分冰氏凉:自身感受到冰氏带来的清凉。
27. 余习但文字:剩下的一些爱好就是阅读和写作。
28. 残星弄微芒:看着天边的星星,感受那微弱的光芒。
29. 来时岸柳绿:来到的时候岸边柳树还是绿色的。
30. 倏见秋叶黄:忽然看到秋天叶子变黄了。
31. 何当首归途:何时能够踏上回归之路。
32. 解此名利缰:解开名利的枷锁。
33. 湖山足佳处:湖光山色有许多美丽的地方。
34. 与君共徜徉:与你一起在那里悠闲漫步。
去完善
赏析
《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是程洵的一首五言长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以及作者对世事的看法,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为整首诗奠定了悲伤而深沉的基调。随后,诗人通过描述离别时的思绪和气氛,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赞美了友人的品格,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对于世事的独特见解。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他提到,人生就像煮汤,不能仅仅依靠扬汤止沸来解决根本问题,而是要俯身在尘世的海里,如居住在清静坊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摆脱世俗的烦恼,过上自由的生活。同时,他也表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有一天能和友人一起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总的来说,《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是一首抒写离别情感、表达人生态度的五言长诗。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和友人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赵祖德送李衡阳有感》是南宋诗人程洵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79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数十载。程洵在这一年中经历了丧妻之痛和官场上的挫折,心情颇为沉重。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对外则面临金国入侵的压力,国家形势十分严峻。与此同时,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程洵以诗人的敏锐洞察力,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在这首诗中,程洵借送别友人李衡阳之机,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李衡阳的遭遇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