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一

标题包含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一
邂逅京华忆昔时,匆匆长恨遽暌离。 重来只有声音在,两鬓萧萧各欲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甲戌:公元1094年,即宋哲宗元祐九年。 2.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部。 3. 麦少韩:宋朝官员,字周道,号麦庄,曾任惠州知州。 4. 都下:指京城,这里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5. 亟:立刻;迅速。 6. 暌离:分离;离别。 7. 复会:再次相聚。 8. 声音在:意指音容笑貌犹在。 9.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 10. 各欲丝:各自都已经有白发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麦少韩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离别时的感慨。首句“邂逅京华忆昔时”描绘了两人初次相会的情景,充满了回忆的色彩。接着的“匆匆长恨遽暌离”则揭示了二人分离后的遗憾,“匆匆”和“长恨”两个词语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和感慨。接下来的“重来只有声音在”表达的是重遇时的喜悦和激动,但由于时光的流逝,两人的容貌都发生了变化,“两鬓萧萧各欲丝”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一》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具体时间为甲戌年(约公元1154年)至丙子年(约公元1156年)之间。 在这一时间段内,程洵主要生活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与惠州麦少韩的友谊始于甲戌岁(约公元1154年),两人在都下相识并开始交往。此后十九年(约公元1173年),两人再次相遇,这次重逢让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又过了六年(约公元1179年),麦少韩决定离开临安返回故乡,程洵为此写下了这首诗来送别好友。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值金国南侵、战乱频繁的时期。程洵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麦少韩即将离别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与麦少韩之间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