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山南山瑞芝
君不见商山昔有庞眉叟,道德高风耸山斗。
茹芝岁久得长年,身与此山俱不朽。
张公道与此老同,失身偶坠世网中。
却从神武挂簪绂,林泉岁晚殊从容。
寿宫谁遣芝生柱,三秀煌煌照庭宇。
平生心地只天知,天遣芝为灵府助。
商山之老长茹芝,公虽不茹亦不疑。
商山南山两不朽,公寿定应山与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没见过当年商山上的庞眉叟,他品德高尚如高山一般。
常年吃灵芝使他长寿,身体和这座山一样永恒不朽。
张公道和这位老人相似,因为偶然的原因跌入了世间的罗网中。
但却能在朝廷从容应对,在山林间享受着晚年时光。
谁知道谁派遣灵芝生长在寿宫的柱子上,照亮了庭院和房子。
我平时的心意只有天知道,所以天派来灵芝帮助我的心灵。
商山的老者常吃灵芝,虽然你不常吃但也不必怀疑。
商山和南山都不会老去,你的寿命应该和山一样长久。
去完善
释义
1. 商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城西7.5公里处的商洛山,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皓隐居之处。
2.庞眉叟:指在商山隐居的四个老人,即四皓,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他们因为年高德劭,眉毛都变白而垂下,被称为"庞眉叟"。
3. 茹芝:吃灵芝草,象征长寿。
4. 岁久:岁月长久。
5. 张公:指张衡山,是南宋时的一位隐者。
6. 失身:失去自身。这里指张衡山被任命为官吏。
7. 世网:世俗生活的束缚。
8. 簪绂:簪和缨,古代的官服。这里代指做官。
9. 神武:神明和武功,这里指皇帝。
10. 寿宫:皇帝的陵墓。
11. 三秀:灵芝草每年开花三次,称为“三秀”。
12. 煌煌:光明的样子。
13. 灵府:灵魂深处。
14. 不疑:不用怀疑。
15. 齐:平等。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以“张衡山南山瑞芝”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商山庞眉叟(即庞德公)和张公(即张良)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比庞德公与张良的品德、气节和生活态度,描绘出两位人物高尚的品质和深远的影响。其中,庞德公因道德高风而长寿,此山与他一起不朽;而张良在官场失意后回归林泉,表现出从容淡定的姿态。诗中还提到了“寿宫谁遣芝生柱,三秀煌煌照庭宇”,暗示了灵芝是吉祥的象征,也代表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赞赏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张衡山南山瑞芝》是南宋诗人程洵所创作的。诗中的“张衡山”是指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东南的一座山。而“瑞芝”则是灵芝的古称,是传说中的一种神草,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功效。
创作此诗时,南宋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低谷时期。北方的金国和西夏不断南下侵扰,朝廷腐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程洵作为一位有远见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张衡山的美丽风光和灵芝的神奇功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在程洵的生活时代,南宋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使得他对祖国的山川大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一背景下,程洵以张衡山为主题,创作了这首《张衡山南山瑞芝》,通过对灵芝的神往,展现了他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