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顺之见寄
诗翁老去百年灰,皮肤剥落真实在。
诛茅筑室傍幽林,泉石烟云动光彩。
酸寒不作郊岛态,尚友渊明向千载。
但欣妙语笔端生,不管流年暗中改。
邻家有景借修竹,野径无风馥芳茝。
人嫌柴门雀可罗,自倚奚囊富成海。
我闻公名嗟已久,向风每恨平生昧。
袖诗过我岂宜蒙,公才较丕几十倍。
要从柳州鬭雅健,未许公羊夸辨裁。
别来又见秋风高,抵掌论文几时再。
尊中绿酒已堪酌,篱下黄花行可戴。
幸无俗物恼幽人,祇可剧谈佳客对。
方侯况是社中酒,辨舌澜翻似秦代。
公来当为折简呼,园有佳蔬更同采。
雅集何须画作图,风流自可追前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人年岁老去化作尘,肌肤脱落现真情。
削去杂草盖新房,依傍幽深树林旁。
泉水山石和云烟,呈现五光十色景。
不再凄苦冷漠状,与陶潜千年之交游。
欣喜美妙词句涌心头,不睬时光流逝悄然改。
借用邻家修竹美景,野草小径香气扑鼻。
尽管门庭简陋麻雀入,但我内心富裕如海。
闻君大名已久矣,可惜未能识荆恨晚。
把诗赠我实难承受,你的才华比丕高出几倍。
要跟柳宗元斗才华,不许公羊卖弄聪明。
分别后又见秋意浓,何时能再与你一起论道。
杯中美酒已经可以品饮,篱笆下的菊花可以摘来戴在头上。
没有俗事烦扰此幽人,只有与贤客开怀畅谈。
方侯也是社中的酒友,他的辩论口才好似秦朝的人。
你来了我会写简邀请,园里有美食佳肴共享。
风雅聚会无需作画留念,我们的风采自然传承前贤。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所和诗的韵脚和内容作诗。
2. 张顺之: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3. 诗翁:这里指张顺之。
4. 百年灰:形容老年。
5. 皮肤剥落真实在:比喻抛开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6. 诛茅筑室:指搭建简陋的房屋。
7. 幽林:安静的树林。
8. 泉石烟云:山泉水、石头、烟雾和云朵,这里指自然风光。
9. 酸寒不作郊岛态:作者不与孟郊、贾岛等苦吟诗人相似。
10. 尚友渊明:崇尚与陶渊明为友。
11. 但欣妙语笔端生:只欣赏那些从笔尖流出的美妙言辞。
12. 流年暗中改: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13. 修竹:高大的竹子。
14. 馥芳茝:香气四溢的芳草。
15. 雀可罗:麻雀可以在破旧的屋门前飞翔。
16. 自倚奚囊富成海:作者自信自己的诗文如大海般丰富。
17. 向风每恨平生昧:常常遗憾自己不能了解张顺之的风采。
18. 过我岂宜蒙:给我看你的诗作怎么能说是施舍呢?
19. 公才较丕几十倍:张顺之的才能超过司马相如很多倍。
20. 柳州:这里指唐代柳宗元,以文章著称。
21. 公羊:这里指汉代孔融,以雄辩著称。
22. 秋风高:秋天的天空高远。
23. 抵掌论文:形容谈论问题的热烈情景。
24. 可戴:可以用黄色花朵装饰帽子。
25. 园有佳蔬更同采:一起到花园采摘蔬菜。
26. 方侯:指宋代方岩,善于辩论。
27. 辨舌澜翻:形容说话滔滔不绝。
28. 秦代:指战国时期的秦国。
29. 雅集:风雅聚会。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张顺之见寄》是一首赞美田园生活、表达友谊和怀念的诗篇。诗人以张顺之的诗歌风格为主线,通过描述他的隐居生活和优美的环境,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描绘了张顺之作为诗人的形象,以“诗翁”称呼他,表达了对其诗才的敬意。接着用“皮肤剥落真实在”这一形象比喻,展示了张顺之诗歌的质朴和真挚特点。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详细描绘了张顺之的隐居生活。他与世无争,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虽然身处偏僻的幽林之中,但他却能与周围的泉石烟云产生情感共鸣,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光彩。诗人还提到张顺之的诗歌风格不受流俗影响,以陶渊明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紧接着的两联,诗人盛赞张顺之的诗歌才能。他感叹于张顺之诗中的妙语连珠,即使时光流逝,这些诗句依然熠熠生辉。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张顺之住所周围的美景,进一步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一面。
后半部分,诗人回顾了自己与张顺之的相识过程,表达了对其名声的敬仰之情。他还表示,自己愿意与张顺之共同探讨文学,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此外,诗人还设想了未来与他们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场景,表达了与朋友共享欢乐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张顺之的形象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文学的热忱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张顺之见寄》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程洵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但他的文学才华却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在这段时间里,程洵与张顺之成为了挚友,两人相互唱和,共同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一方面,北方的金国对南宋构成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作为一位文人,程洵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