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胡国器游历崌

标题包含
次韵胡国器游历崌
枯筇挂倒星斗傍,意行屈曲忘陵冈。 忽逢萧寺倚岩腹,门前水影涵山光。 凭虚飘欲上霄汉,览远浩如浮大沧。 嗟子失身坠世网,恨不与子同翺翔。 白莲共结清浄社,红裙绝意温柔乡。 何当脱屣声利场,从渠万态争炎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手杖触碰到星空,无意识地行走于山水之间。忽然遇到一座寺庙背靠岩石,门前流水映出山的模样。站在这里仿佛要飞入云霄,眺望远方如同在大海中漂浮。可惜我们坠入尘世,不能一起飞翔。与你共同在白莲旁结成清净之地,与你断绝对红尘的留恋。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俗世的纷扰,顺其自然地面对世间冷暖。
去完善
释义
1. 枯筇:指用枯树做的拐杖,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行走在山间的姿态。 2. 倒星斗:形容星空低垂,似乎触手可及的景象。 3. 意行: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走。 4. 陵冈:登高山陵的意思。 5. 萧寺:荒凉破败的寺庙,这里指的是坐落在山谷的寺庙。 6. 水影:水面的倒影。 7. 涵山光:意思是山光倒映在水中。 8. 凭虚:凭借虚空,此处描述诗人腾云驾雾的感受。 9. 霄汉:指天空。 10. 览远:观看远方。 11. 大沧:大海。 12. 嗟子:感叹对方。 13. 失身:丧失自己的品格或尊严。 14. 世网:指世俗生活的束缚。 15. 与予同翺翔:和我一起飞翔。 16. 白莲:佛教的象征,代表纯洁无暇。 17. 清浄社:指隐居于山水之间的佛教修行者团体。 18. 红裙:泛指女子。 19. 绝意:断绝世俗的杂念。 20. 温柔乡:指奢侈享乐的地方。 21. 脱屣:形容抛弃世俗烦恼的样子。 22. 声利场:指充满名利纷争的社会环境。 23. 从渠:任凭他人。 24. 万态:各种各样的形态。 25. 炎凉:冷热交替,形容人生的起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游览山川胜景的诗词。首先,“枯筇挂倒星斗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山野间的漫步,同时透露出诗人的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接下来,“意行屈曲忘陵冈”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随性自然、无拘无束的心情。 随后,“忽逢萧寺倚岩腹”描述了在不经意间发现寺庙的情景,门前的流水和山水相映成趣,让人陶醉其中。而“凭虚飘欲上霄汉”则表现出诗人登临高处、俯视众生的豪放心境。 诗人接着感叹,自己和友人都被世俗困扰,不能像想象中的那样自由翱翔。然而,他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跳出名利纷争,实现心灵的净化。 最后,诗人通过想象与友人一起过上远离红尘纷扰的生活,共同追求清净的生活,这也反映了诗人渴望恬静、与世无争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胡国器游历崌》是宋代诗人程洵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这个时期,程洵因政治原因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正处在新旧党争的特殊时期。程洵作为苏轼的学生,受到新党的打压,被贬到地方任职。在这个阶段,程洵对政治失去了信心,转而关注家乡的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 《次韵胡国器游历崌》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历崌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对文人士子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无奈之中的精神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