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四

标题包含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四
烱烱朝曦暖意囘,迟迟午景气佳哉。 柳阴才逐斜阳去,花影还随皓月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朝阳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悠闲的午后景色令人陶醉。 柳树的身影在夕阳的照耀下逐渐消逝,花朵的影子又随着明亮的月光重新显现。
去完善
释义
1. "烱烱":形容明亮的光线,这里指早晨的阳光。 2. "朝曦":早晨的阳光。 3. "暖意廻":温暖的气氛逐渐回来。 4. "迟迟":慢慢地,这里指时光慢慢流逝。 5. "午景":正午的阳光。 6. "气佳哉":天气非常好。 7. "柳阴":柳树下的阴影。 8. "逐":随着。 9. "斜阳":傍晚的太阳。 10. "花影":花的影子。 11. "随":跟着。 12. "皓月":明亮的月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感受。首先,诗人通过“烱烱朝曦暖意迴”和“迟迟午景气佳哉”两个句子,分别描述了早晨阳光温暖和午后氛围宜人的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接下来,“柳阴才逐斜阳去”与“花影还随皓月来”则通过柳树阴影的移动和花朵影子的变化,进一步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春日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四》出自南宋诗人程洵之手。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9年至1247年间。这一时期,程洵正值壮年,他在家乡江西婺源过着隐逸的生活,其间创作了许多抒怀之作。 程洵所处的时代是南宋中期,这是一个政治腐朽、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金国侵略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风气萎靡不振。但与此同时,江南地区经济逐渐繁荣,文化事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程洵作为一位怀有爱国情操的文人,对于国家命运深感忧虑。然而他选择了以隐逸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关切,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四》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乡村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程洵个人的隐逸心态,还折射出当时南宋文人在国家危机面前的一种普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