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闺
幽闺有美人,终宵抱长叹。
念彼远征客,风露如许寒。
耿耿不成寐,怅然理哀弹。
离鸾韵纤指,曲终泪阑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闺里住着一位佳人,整夜都在深深叹息。
想到那个远去边疆的人儿,经受着寒风冷露,受尽苦楚。
心中思绪万千无法入睡,惆怅满怀只好抚琴诉说哀思。
离别之歌响起在她纤细指尖,一曲结束泪满阑干。
去完善
释义
1.幽闺:深闺,此指女子的卧室。
2.美人:此处是对女子美的赞誉,也是对女子的称呼。
3. 终宵:整夜。
4. 抱:怀抱着,心怀。
5. 远征客:指远在他乡的亲人或丈夫。
6. 风露:风中露水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气候寒冷。
7. 如许:如此,这样。
8. 耿耿:心神不宁的样子。
9. 不成寐:无法入睡。
10. 怅然:失望;不痛快的样子。
11. 理:整理,弹奏。
12. 哀弹:哀伤的音乐。
13. 离鸾:指失偶的凤凰,用以比喻夫妻分离。
14. 韵:协调音律。
15. 纤指:细长的手指,常用于弹琴。
16. 曲终:乐曲演奏结束。
17. 泪阑杆:眼泪流干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幽闺》是南宋诗人程洵的一首描绘思妇怀人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出幽闺美人的深沉哀思。
首句“幽闺有美人”简练概括了诗歌的主要人物——幽闺中的思妇。她因为思念远方的征夫而夜不能寐,孤独地度过漫漫长夜。接下来的两句“念彼远征客,风露如许寒”,写她心中所念的远征之人,遥想他在凄风苦露之中忍受严寒,加深了她心中的忧虑。
接着的“耿耿不成寐,怅然理哀弹”描述了思妇的心情,无法入睡的她只能在惆怅中弹奏哀伤的曲子,借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最后两句“离鸾韵纤指,曲终泪阑杆”,通过对思妇弹琴和落泪的刻画,进一步传达出她的孤寂和悲痛。
整首诗以思妇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深夜、寒风、哀曲等元素的组合,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成功地展现了思妇那种缠绵悱恻的思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闺》是南宋诗人程洵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独居深闺的哀愁和思念之情。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展现了女子孤独、忧思的心灵世界。这首诗歌语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创作时间上,这首诗可能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程洵正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一时期,南宋与金朝的战事不断,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这种社会背景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人生际遇上,程洵曾一度担任地方官员,后因战乱和仕途不顺,被迫辞去官职,回归故里。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也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在《幽闺》这首诗中,他以女性的视角抒发情怀,表达了他对不幸女子的关切和同情。
在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方面,南宋后期,由于战争和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现实问题,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程洵作为其中的一员,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人文关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