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三
闲斋人静日方中,想见先生睡思浓。
只么赏情殊有味,趁衙杂沓任黄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安静的闲斋里,日光正好,可以想象到先生正沉浸在深深的睡眠之中。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这种情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任凭衙门里的纷乱嘈杂,就像黄蜂一样自由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韵律来创作新的诗篇,此处指程洵这首诗是模仿张顺之的诗创作的。
2. "闲斋":指安静的房间或者书房。
3. "日方中":指太阳正好在天空中央的时候,也就是正午时分。
4. "先生":此处指张顺之。
5. "睡思浓":形容睡意很浓。
6. "只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么"。
7. "赏情":欣赏自然景色的情趣。
8. "殊":特别,非常。
9. "有味":有趣,有吸引力。
10. "趁衙":指趁公事之余。
11. "杂沓":形容杂乱无章。
12. "任黄蜂":任凭黄蜂飞舞,表示不去管它,任由它们自由活动。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三》中,诗人程洵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常景。诗歌的首句“闲斋人静日方中”,描述了诗人所处的场景:在安静的书斋里,阳光明媚的中午时分。这一句通过“闲斋”和“人静”两个词,传达了诗人在忙碌生活中的片刻宁静与心灵的放空。
接着,诗人通过“想见先生睡思浓”一句,进一步展现了他此刻的心境。这里的“先生”是指诗人自己,而“睡思浓”则暗示了他在享受这片刻宁静的同时,也沉浸在悠然自得的梦境之中。
随后,诗人以“只么赏情殊有味”表达了他在欣赏这宁静景象时的独特感受。这句中的“只么”表示就这样、如此这般的意思,而“赏情”则表示诗人对于此情此景的欣赏与感悟。诗人觉得这种体验非常有趣,具有非凡的魅力。
最后,诗人用“趁衙杂沓任黄蜂”结束全诗。“趁衙”意指官署公务繁忙,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而“任黄蜂”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漠然态度。在这里,黄蜂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繁琐事务,诗人却选择置身事外,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的追求。他通过对春日午后时光的细腻描绘,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末年,程洵写下这首《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三》。他当时身处在国家政局动荡不安的时期,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文人,他期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抒发胸怀,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使得许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身为一名士人,程洵同样深感忧虑。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逃避现实,而是将他的激情和愤怒倾注于诗篇之中。
这首《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三》以春日景色的描绘为引子,进而引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人借自然景象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深深惋惜。同时,这首诗也寓含着诗人身处困境却仍然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