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公得牡丹状如双鱼者以花嫔目之且赋诗俾予属和
粧镜台前酒一卮,风流从古说杨妃。
谁令山鬼欺红粉,却与花王司御衣。
比儗莫嫌鱼共贯,轻狂犹胜燕争飞。
老生无分陪清赏,空想邹枚他夜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化妆镜前喝一杯美酒,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杨贵妃的风流韵事。
是谁让山鬼欺负了红粉佳人,却又去给百花之王掌管衣物?
不要嫌弃鱼儿和蚕茧之间的比拟,它们轻薄狂妄胜过燕子争夺翱翔的天空。
老夫没有资格陪伴这样的美景,只能空想着那些夜晚归来的邹阳、枚乘等文人墨客。
去完善
释义
1. 妆镜台前酒一卮:妆镜台,梳妆台;卮,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这句话是说在梳妆台前喝酒,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欣赏之情。
2. 杨妃: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美丽。
3. 山鬼欺红粉: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神灵;红粉,红色的粉末,这里指牡丹花的花瓣。这句话是说山鬼嫉妒牡丹花的美丽。
4. 花王司御衣:花王,牡丹花的别称;司,主管;御衣,皇帝的龙袍。这句话是说牡丹花象征着荣华富贵。
5. 鱼共贯:比喻同类或相似的事物。这句话是说牡丹花的花瓣形状像鱼一样。
6. 轻狂犹胜燕争飞:轻狂,轻盈飘逸的姿态;燕争飞,燕子争相飞翔。这句话是说牡丹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如同燕子在天空中飞翔。
7. 老生无分陪清赏:老生,年纪大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无分,没有资格;清赏,欣赏美好事物。这句话是说诗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没有资格欣赏这种美好的景象了。
8. 空想邹枚他夜归:邹枚,指春秋时期的两位文人邹衍和枚乘;他夜归,其他人在夜晚归来。这句话是说诗人想象着邹衍和枚乘这样的文人在夜晚归来,共同欣赏牡丹花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目颇长,概括来说,是作者在观赏一枚形如双鱼的牡丹时所作。首先诗人将牡丹比作古代的风流人物杨贵妃,赞美其艳丽动人的姿态。接着,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牡丹,笔调幽默地刻画了“山鬼”对牡丹的羡慕以及“花王”自信的神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中,“莫嫌鱼共贯”意味着牡丹的美不必去对比其他花卉,因为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价值。而“轻狂犹胜燕争飞”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盛放时的活力和生机的赞誉。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陪同友人一起欣赏如此美景,只希望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益公得牡丹状如双鱼者以花嫔目之且赋诗俾予属和》是宋代诗人程洵的作品。据记载,该诗作于宋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文人墨客热衷于赏花、赋诗,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程洵(生卒年不详),字允夫,徽州婺源人。南宋学者、诗人。他年轻时就痴迷于学问,游历四方,勤奋好学,成为一代著名学者。在仕途中,程洵并不追求显达,而选择了潜心研究儒家经典,从事教育工作。
在宋室南渡之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杭州等南方城市,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在这种背景下,程洵与友人共同欣赏这株别致的牡丹花,并通过赋诗来记录自己的感想,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