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祖德九日
黄花岁岁与秋期,又见登高落帽时。
云水光中孤赏玩,簿书丛里足栖迟。
大篇且对玉连琐,小酌何须金屈卮。
只恐颓簷并败屋,不禁巽二恣狂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年秋天盛开的小黄花,又到了登上高处、把帽子戴好的时节。
我在波光粼粼的水边独自欣赏游玩,却总是在忙碌的书堆中度过时间。
阅读优美的篇章就像对着玉连环锁说话一样享受,喝一小口酒不需要那华贵的金杯。
只是担心这即将倒塌的屋檐和破败的房屋,无法抵挡住猖獗的狂风肆虐。
去完善
释义
1. 黄花:这里指菊花。
2. 秋期:秋天的时令。
3. 登高落帽:形容重阳节登山、欣赏美景的情景。源自孟嘉落帽的典故,晋代文人孟嘉在重阳登高时,帽子被风吹落,但泰然自若。
4. 光:风景。
5. 簿书:官府文书。
6. 足栖迟:满足于悠闲的生活。
7. 大篇:篇幅较大的诗或文章。
8. 小酌:稍微喝一点酒。
9. 金屈卮:一种金色的酒器。
10. 颓簷:破损的屋檐。
11. 败屋:破旧的房屋。
12. 不禁:承受不住。
13. 巽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黄花岁岁与秋期,又见登高落帽时”借用了古人重阳登高赏菊的习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云水光中孤赏玩,簿书丛里足栖迟”则描绘了诗人在云水光中独自欣赏美景、在公务繁忙之余得到片刻休息的情景。
颈联“大篇且对玉连琐,小酌何须金屈卮”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无论是长篇诗作还是小酌一杯,都能乐在其中。
尾联“只恐颓簷并败屋,不禁巽二恣狂吹”则透露出诗人担忧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希望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祖德九日》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无从考证。
在南宋时期,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程洵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深刻影响。他曾在官场任职,但因为不满官场的腐败和腐化,最终选择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饮酒赋诗,抒发情怀。
在创作《次韵祖德九日》时,程洵可能正在参加一次重阳节的诗会。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个过程中,程洵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表达了程洵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梦,世事如梦,一切都不应该过于执着。他希望自己能像菊花一样,虽然生长在荒草丛生的地方,却依然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这种思想反映了程洵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