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示伯羽 其一

标题包含
示伯羽 其一
交游半作抟沙散,不见周郎亦四春。 邂逅相逢无一事,依然都似旧时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朋友们犹如手中的沙子逐渐散去,已过了四个春天却还未见到周郎。偶然相遇在一起却无事可做,仍然如同过去一样贫困潦倒。
去完善
释义
1. "交游":指结交朋友或与人交往。 2. "抟沙散":形容朋友如沙一般散去,不易聚拢。 3. "周郎":即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这里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4. "四春":四年。 5. "邂逅":偶然相遇。 6. "依然":依旧,照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交游半作抟沙散”开篇,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离散的感慨。紧接着用“不见周郎亦四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和友情的渐行渐远。诗人借助于“交游”和“周郎”这两个意象,表达出自己对于过去时光、朋友离去的无奈和遗憾。 接下来,诗人通过“邂逅相逢无一事”传达出了与友人重逢时的平静和淡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内心没有波澜,他以“依然都似旧时贫”收尾,以一种谦逊而深沉的姿态表达了时光荏苒中友谊的坚守和情感的真挚。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融入了深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程洵的《示伯羽 其一》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此时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段分裂和动荡的时期,金、辽、西夏等国对南宋政权形成威胁。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后世的寄望之情。 程洵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学者,其人生际遇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他曾师从朱熹,学习儒家经典,后又入仕为官,但受到政治风波的影响而被贬谪。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其中许多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程洵正身处一个充满战乱和政治斗争的时代。当时的南宋政权为了抵抗北方的侵略,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这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内部也存在著激烈的权力争夺,使得政局更加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程洵写下了这首《示伯羽 其一》,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后世的寄望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