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唐卿九日
无钱薄酒自难赊,笑解尘衣到酒家。
只欠道人殷七七,鹤林重发杜鹃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
2. 次:此,这里。
3. 唐卿: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
4. 薄酒:淡酒。
5. 赊:购买货物时延期付款。
6. 尘衣:世俗的衣着。
7. 殷七七:唐代道士,擅长养花。
8. 鹤林:指鹤林寺,位于四川长寿县南寿星山,有鹤林花圃。
9.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春夏之际开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重阳节的诗歌,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身的处境和对节日的感慨。首句“无钱薄酒自难赊”表达出诗人的经济困境,无法像他人那样慷慨饮酒。接下来的“笑解尘衣到酒家”则展现出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虽贫困却并未灰心丧气。在后半部分,“只欠道人殷七七”是作者对唐代著名道士殷七七的怀念,他借助于这种追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结尾的“鹤林重发杜鹃花”则是诗人对于重阳节的形象描绘,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寓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整首诗情感复杂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唐卿九日》是南宋诗人程洵的一首描绘重阳佳节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即南宋绍兴十七年。在这一年里,程洵因为战乱和政局不稳定,客居他乡,远离故乡,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这种思乡之情与重阳节的主题相吻合,从而促成了这首《次唐卿九日》的诞生。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威胁之中,战争频发,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这种时代背景使诗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家园和亲人的深切挂念。诗人借助于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思乡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此首诗中,程洵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使这首诗成为了宋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