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赠欧阳伯威

标题包含
寄赠欧阳伯威
窗闲花影夜摇春,窗外谁呼祁孔宾。 不信名山谢逋客,至今陋巷卧遗民。 日高谩戛生鱼釜,门掩应无没马尘。 遥想撚须时得句,又书尺纸报平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窗户旁的花影在夜晚轻轻摇曳,春天悄然来临,窗外是谁在呼唤着祁孔宾。 不相信那些名山大川已经谢绝了游人,如今在这破旧的街巷还住着一些遗民。 太阳升起,无聊地敲打着煮饭的鱼釜,门关着应该没有尘世的纷扰。 遥想着诗人捻须凝思,寻找灵感的时候,又要写下短诗寄给远方的友人。
去完善
释义
1. "窗闲花影":指窗户边鲜花的影子在闲暇中摆动,暗示春天的到来。 2. "祁孔宾":古人对欧阳修的尊称。 3. "名山":著名的山川之地,这里指的是欧阳伯威隐居的地方。 4. "谢逋客":古时候的人们常用“逋客”来形容隐士,此处是诗人提醒欧阳伯威不要把自己比作隐士。 5. "陋巷卧遗民":形容欧阳伯威在简陋的住处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6. "日高谩戛生鱼釜":意指天气晴朗的时候,人们在釜中煮熟了鱼。 7. "没马尘":描述了马蹄扬起的尘土渐渐消失。 8. "撚须":用手指梳理胡须的动作,常用来表示思考或推敲诗句的意思。 9. "平津":古时的驿站,此处为欧阳修送信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欧阳伯威之间深厚的友情。首联通过窗前花开、花落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友人的思念。颔联则以名山、陋巷等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颈联则通过描述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其生活的关切和理解。尾联则想象友人捻须思考诗句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赠欧阳伯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程洵写给他的朋友欧阳伯威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4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 在这期间,程洵作为一个士人,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欧阳伯威。他们一同探讨学问,抒发胸臆,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时局的动荡,他们的友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当时,南宋朝廷在抗金战争中屡战屡败,朝政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程洵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寄赠欧阳伯威》,以寄托自己的感慨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