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张王臣以诸公骖字韵见贻即席奉次

标题包含
张王臣以诸公骖字韵见贻即席奉次
圜扉草色碧于衫,晏子何劳更解骖。 賸喜文书清幕府,翻嗟宾客滞湖南。 迟囘愧我非高士,邂逅因公尚剧谈。 清夜论诗到山谷,棒头妙旨欲重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草色翠绿如衣襟,晏子无须再换马。 幕府文书犹清晰,遗憾宾客困湖南。 愧于未能成高士,有幸遇见仍交谈。 连夜论诗至山谷,棒头妙意需再三思考。
去完善
释义
1. 圜扉:圜,通“圆”,指圆形或环形之物。扉,门扇。 2.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这里用以代指张王臣。 3. 骖:本指驾车时拉车外侧的马匹。这里用马匹之骖作喻,借指受到的资助与帮助。 4. 幕府:古代将帅出征时设在军帐前的衙署,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5. 迟回:徘徊;犹豫不决。 6. 高士:志行高洁之士。 7. 山谷: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别号。这里引山谷诗中的奥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相聚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境况的感慨。 首联通过描绘圜扉(牢狱)草色的美丽,引出晏子(春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的形象。这里用“晏子何劳更解骖”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一些看法:即使像晏子那样的人,也无法避免繁琐的政治事务。 颔联中,“剩喜文书清幕府”表达出诗人对于简单清静的书斋生活的喜爱,同时“翻嗟宾客滞湖南”则表达出诗人对于友人因世事羁绊而不能时常相见的遗憾。 颈联“迟徊愧我非高士”表现的是诗人的自嘲和自我反思,虽深感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不深,但仍希望能和朋友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尾联则以“清夜论诗到山谷,棒头妙旨欲重参”展现出诗人在静夜中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作品中一些微妙之处的探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王臣以诸公骖字韵见贻即席奉次》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14年,正值金国入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 在这特殊时期,程洵作为南宋的文人,对国家命运忧心忡忡。他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也感受到了朝政的腐朽。这种复杂的心情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如《张王臣以诸公骖字韵见贻即席奉次》,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此外,程洵在个人生活上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不愿趋附权贵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官场产生了深深的厌恶,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以寄托自己的理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