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竹桥
向来过此日流金,今日重来雪满林。
轻弃箪瓢贪斗粟,区区奔走愧初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以前的这一天阳光灿烂,今天故地重游,白雪覆盖着树林。
轻易地放弃了简陋的生活追求奢侈,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奔波劳碌,这让我对自己的初衷感到羞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向来:从前,过去。
2. 此日:这一天。
3. 流金:指阳光照耀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光芒。
4. 今朝:今天。
5. 雪满林:形容积雪覆盖在树林上。
6. 轻弃:轻易舍弃。
7. 箪瓢:古代盛饭的器具。
8. 斗粟:一斗的粮食,形容数量少。
9. 区区: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10. 奔走:来回奔波。
11. 初心:最初的意愿。
去完善
赏析
《白竹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不同时间段经过同一地点所看到的截然不同的景象。首句“向来过此日流金”描述的是炎炎夏日时途经白竹桥的场景,阳光照射在金色的河水上,波光粼粼,一片明媚的景象。而次句“今日重来雪满林”则揭示了冬日再次来到白竹桥时的情景:大雪覆盖了整片树林,银装素裹,景象苍茫。这两句对比强烈,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变换。
接下来的两句“轻弃箪瓢贪斗粟,区区奔走愧初心”,诗人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为生活奔波而背离初衷的无奈与愧疚。诗人用“轻弃箪瓢”和“贪斗粟”形象地比喻舍弃了简朴的生活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感到惭愧的原因是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原本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和理想。这首诗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世俗诱惑时,很容易迷失自己最初的道路,发出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竹桥》是南宋诗人程洵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白竹桥上欣赏风景时的心情和感慨。通过描绘小桥流水、竹林风和白鹤飞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政治腐败、军事衰弱,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期,程洵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环境中。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包括科举失利、家道中落等。这些经历使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让他更加珍视宁静和平的生活。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由于政治腐败、外患侵扰等问题,这个时期的国家局势并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都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