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 其二
独明大义晓多方,烱烱精忠贯日光。 开拓荆榛资蜀汉,驱除鬼蜮老关张。 司徒岂足知邪正,著作宁能识短长。 公论到头须后世,至今尸祝未能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立明晰义理通晓诸多领域,忠诚正直犹如阳光照亮世界。 披荆斩棘为蜀汉拓展疆土,赶走邪恶如同关张守护民众。 司马迁岂能评判善恶真伪,学者又怎知功过长短。 公正评价终将传至后代,如今怀念依然无法忘怀。
去完善
释义
1. "独明大义":"独明"指诸葛亮自己独具慧眼;"大义"指国家民族的大道大义。 2. "晓多方":意思是清楚各种情况,了解多种意见。 3. "烱烱精忠":"烱烱"表示明亮;"精忠"指的是忠诚至诚。全句意为诸葛亮的忠诚至诚如同阳光一样耀眼。 4. "开拓荆榛":荆榛比喻困难,此句意指开辟新天地,建设新家园。 5. "资蜀汉":"资"资助,供给;"蜀汉"即蜀国。这句说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得到了发展。 6. "驱除鬼蜮":"鬼蜮"喻指邪恶之人,这里指刘备的手下魏延、马谡等人;"老关张"指关羽、张飞两位名将。这句话是说诸葛亮治理国家时,把关羽、张飞这样的忠诚勇将安排得得当。 7. "司徒":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的是东汉末年以名儒陈蕃、胡广等为代表的士人官僚,他们与诸葛亮政见不合。 8. "邪正":这里是用来评判一个人的品行立场。 9. "著作":古时候写文章的意思。 10. "宁能识短长":“宁”在这里是副词,表示反问;"短长"指的是优劣,全句反讽著作不足以评论诸葛亮的优劣。 11. "公论到头":公正的评论终究会被后代认可。 12. "尸祝":即崇拜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忠诚和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后世公正评价的期许。开篇以“独明大义”形容诸葛亮的高尚品质与卓越智慧,其精忠之光照耀千古。接下来描述诸葛亮辅佐刘备开辟蜀汉基业的过程,指出其运筹帷幄,驱除外敌,为国家稳定做出贡献。并通过对比,强调诸葛亮之高洁品性,即使司马徽(司徒)等人亦不能辨其邪正,罗贯中(著作)等人亦不能窥见其短长。最后表达希望公道自在人心,时间会证明一切,今天的人们仍然铭记诸葛亮,对其敬仰不衰。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历史和公正评价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程洵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诸葛亮崇高品格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三国时期历史的感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词的创作时间。《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但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诗人程洵通过对诸葛亮的精神品质进行赞美,表达了对忠诚、智慧和人格尊严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程洵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志士都在寻找精神寄托。在这样的背景下,程洵选择了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和正义,这种崇高的品质在《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 其二》中得到体现。 最后,我们来看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南宋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文化发展却非常繁荣。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等,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关注的焦点。他们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他们对忠诚、智慧和担当精神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