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刘寺簿诣学

标题包含
次韵刘寺簿诣学
衡湘山水竞清雄,闲气曾生益代翁。 后学谁能明绝学,遗风犹可想高风。 欲求太极精微蕴,可乏群居讲究功。 飞跃鸢鱼元有道,使君心与古人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湘江、衡山竞相比肩,雄奇瑰丽,这股独特的气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 后世的学者们谁又能真正领悟这深奥的学问?即便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高尚风范。 想要探寻天地万物的奥秘,不能缺少与同道中人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 飞翔在天际的鸢鸟和游弋水中的鱼儿,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使君(指诗人自己)的心境与古人的境界是相同的。
去完善
释义
1. 衡湘:湖南的两大河流,这里借指湖南省。 2. 益代翁:指的是周敦颐,他是南宋理学家,被誉为"周子"。他在世时,潜心研究孔孟之道,著作了《太极图说》等书。 3. 后学:后代的学者。 4. 明绝学:指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独特学说。 5. 遗风:留下的风范。 6. 高风:高尚的风格或品质。 7. 太极:古代哲学中,指宇宙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8. 精微蕴:深奥的道理。 9. 群居:众人共处。 10. 讲究功:深入研究学问的过程。 11. 飞跃鸢鱼:源自《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意指通过修养和学习实现个人升华。 12. 元有:原本就有。 13. 使君:汉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对刘寺簿的敬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知识和学习的敬畏与向往。开篇“衡湘山水竞清雄”,以衡湘山水的雄浑气势为喻,暗含了学者之间学术之争的激烈;紧接着提到"闲气曾生益代翁",表达了那些拥有独特见解和才华的人是多么让人敬仰。 诗的第二联强调后学者要努力理解前辈学者的学问,即使他们已经离去,但他们的风范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同时,诗人也指出了探索知识的艰难——“欲求太极精微蕴,可乏群居讲究功。”学习之路如同登山,需要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扶持。 最后两句"飞跃鸢鱼元有道,使君心与古人同。" 则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追求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潜能,只要有信心和毅力,我们都能达到那个高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刘寺簿诣学》是南宋时期诗人程洵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1189年,当时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程洵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任太学正,后因战乱辞官回乡。在回乡期间,他与刘寺簿结为好友,时常相聚共谈学术。这首诗就是他们在探讨学问时,程洵为表达对刘寺簿的敬意和友谊而创作的。 此外,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南宋时期,儒家文化受到重视,学术研究成为士人阶层的时尚。程洵作为一位学者,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友的尊重,这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