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五

标题包含
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五
沈水烧残日未西,旧书读罢卷重披。 傍人欲识闲中趣,看取先生宴坐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沈水的火烧得正旺,太阳还未落山。读完了一本旧书,我再次展开卷轴。想要了解我闲暇时的乐趣,就看看我在宴会上静坐的时候吧。
去完善
释义
1. "沈水":指沉香,一种名贵的木材,这里借指焚香。 2. "烧残":焚烧剩下。 3. "日未西":太阳还没有落山。 4. "旧书":古典书籍。 5. "读罢":阅读完毕。 6. "卷重披":重新翻阅。 7. "傍人":周围的人。 8. "欲识":想要了解。 9. "闲中趣":悠闲生活中的乐趣。 10. "看取":观察。 11. "先生":诗人自己。 12. "宴坐":安静的坐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夕阳还未落下的时刻,焚香的情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读书、审美的情趣,以及悠然自得的心境。在旁人的眼中,这种平静而恬淡的生活可能充满了趣味,因为它们能看到作者在面对日常事务时的从容和冷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五》,是由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即南宋孝宗隆兴二年。在这时期,南宋政权建立不久,国家局势尚不稳定,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在此背景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痛恨。 程洵在这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在南宋初期,他先后担任过几任地方官职,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归隐,在家乡江西建昌以教书为生。在这段时间里,他与张顺之结为诗友,共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他们互相唱和,创作出许多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诗篇,这首《次韵张顺之春日杂诗 其五》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中,程洵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强盛、民族和睦的渴望。他以绿叶、红花、黄莺等形象,寓意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时,他也以春天的短暂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