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求仁还永嘉兼寄刘孝移
往年予□祁山丞,坐上屡闻君姓名。那知流落天一角,一笑共挹湘江清。地绵赋急员羞具,黄龚遐轨空驰溯。催科抚字两勤劳,古道羡君今独步。耒阳之水化理濡,耒阳之人何于于。疏梧细柳白日净,唯有声气与君俱。君今快展摩天翮,会看赤手扶羲御。烟波渺渺正愁予,万里潇湘未归去。河阳当日桃花红,主人好客樽不空。相逢倘问衡阳簿,为说年来惟悴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去我在祁山当过县丞,多次听到您的名字。没想到如今却流落在天涯海角,与您一起开怀畅饮湘江的清流。地广人稀赋税繁重使我感到羞愧,对您的敬仰如同远去的车辆飞速奔驰。您征收赋税抚慰百姓两方面都做得很好,让古人羡慕不已。在耒阳的水边打理政务,耒阳的人生活平静。白天阳光照耀下,稀疏的梧桐树和柳树显得格外宁静,只有我与你的声音。今日您大展鸿图,一定会像太阳一样照亮天空。看着波涛浩渺,我正忧愁呢,湘水虽然浩渺但仍未回到故乡。当年河阳的桃花开得那么灿烂,主人热情好客从不让酒杯空着。如果有一天我们相遇,他问起我的近况,就告诉他近年来生活辛苦容貌憔悴。
去完善
释义
1. 往年予□祁山丞:过去我在祁山县当县丞;
2. 坐上屡闻君姓名:在职务上多次听到你的名字;
3. 天一角:天地的偏远角落,这里指永嘉;
4. 一笑共挹湘江清:我们一起开怀畅饮湘江清水;
5. 地绵赋急员羞具:忙于公文并承担了财政责任,感到羞涩;
6. 黄龚遐轨空驰溯:无法达到像黄龚那样的贤者境界;
7. 催科抚字两勤劳:税收征收和抚恤百姓两方面都劳心劳力;
8. 古道羡君今独步:崇敬你在古道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9. 耒阳之水化理濡:耒阳县的水滋润着土地;
10. 耒阳之人何于于:耒阳县的人们过得很安乐;
11. 疏梧细柳白日净:明亮的阳光下稀疏的梧桐和垂柳清晰可见;
12. 声气与君俱:我们的友谊永不衰减;
13. 君今快展摩天翮:希望你展翅高飞大展宏图;
14. 会看赤手扶羲御:可以看到你将要成为一位治国有方的人才;
15. 烟波渺渺正愁予:看到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心中涌起一股哀愁;
16. 万里潇湘未归去:心中惦念着远方的家人,久久不能释怀;
17. 河阳当日桃花红:河南河阳县,当年桃花盛开的地方;
18. 主人好客樽不空:这里的招待周到了,酒杯总是满的;
19. 相逢倘问衡阳簿:倘若有人问起我在衡阳任职的情况;
20. 为说年来惟悴容:就告诉他们近年来因公务劳累而憔悴不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怀念之情和寄寓豪情的诗。程洵以当年在祁山任县丞的回忆开篇,描述了与朋友陈求仁的交情。然后突然转折,写到如今却身处异地,只能共饮湘江之水。接着提及地广人稀的境地,自己和刘孝移都非常想念对方。程洵以眼前的景物喻指友谊之深,通过描绘微风拂面、白水相映的场景,传达出与友人共同进退的决心。同时,他还预言陈求仁将会大展宏图,如同扶摇直上的大鹏鸟,而此时的自己却在寂寞中思念故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陈求仁还永嘉兼寄刘孝移》是南宋诗人程洵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这个时期,程洵在临安担任国子正,与友人陈求仁、刘孝移等人交好。
在这个时间段内,南宋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逐渐繁荣。然而北方领土丧失,人民生活困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作为南宋的士人,程洵在人生际遇上,一方面关注国家命运,希望朝廷能励精图治,收复失地;另一方面也关心民生疾苦,关注朋友之间的友谊和生活琐事。
程洵在这首诗中,表达了送别陈求仁返回永嘉的情景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还通过提及刘孝移,反映了当时士人间的交往与情感联系。这首诗展现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人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