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四

标题包含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四
人去空山锁碧云,纸窗竹屋尚明深。 苍珉遗刻烦多寄,慰我平生敬慕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们离去后,山林笼罩在绿色的云雾中,窗户用纸糊上竹子建造的房屋依然明亮而深邃。 请帮我寄来尽可能多的古代石刻文献,它们安慰了我一生对古人的敬仰之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甲戌岁: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的干支纪年。 2. 惠州: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江北。 3. 麦少韩:人名,生卒年不详,与苏轼有交情。 4. 都下: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5. 十九年:指从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元符三年(1098-1100)这四年间苏轼被贬谪的时间。 6. 人去空山:诗人离开惠州后的景象。 7. 碧云:形容蓝天如洗、白云翻滚的美丽景致。 8. 纸窗竹屋:用纸张糊窗户、竹子建造的房屋,表示居住环境的简陋。 9. 尚明深:明亮、宽敞。 10. 苍珉:深绿色的石头,此处指石碑。 11. 遗刻:前人留下的碑文石刻。 12. 烦多寄:频繁地向我寄送。 13. 平生:一生。 14. 敬慕心:对尊敬的人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赏析
《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四》程洵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麦少韩多年后的重逢及离别之情。首句“人去空山锁碧云”表现了友人离去的惆怅以及空寂的山景,仿佛一切都被这碧云所笼罩。接着的“纸窗竹屋尚明深”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暗含与友人的交流与别离。“苍珉遗刻烦多寄,慰我平生敬慕心”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遗留的碑刻传达友情,以满足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心。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且感慨万千的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南宋时期著名学者程洵之手,创作于公元1274年,正值南宋末年。这一时期的程洵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在官场受挫,后来隐居于世,致力于学术研究。在这一年里,他与多年未见的挚友麦少韩重逢于京城临安(今杭州),感慨万千。 当时南宋正处于蒙古铁骑的威胁之下,国土沦陷,民生涂炭。程洵作为一位学者,目睹了国家危亡、民生疾苦,心中忧虑不已。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挚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生活的不幸。 麦少韩即将离开京城东归故里,程洵为他写下这四首诗,以此表达对这位挚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然而,当时的现实环境却是山河破碎,家国难保,这也为这首诗增添了一抹忧伤的色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