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正思叔重发潭溪度梅岭用前韵

标题包含
同正思叔重发潭溪度梅岭用前韵
山行已凄迷,而况步修岭。 飞仙不可见,谁复抚我顶。 怀人云峤长,倦憩石磴冷。 樵斧忽丁丁,弥觉清昼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洵,字子骏,号南溪居士,南宋时期徽州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他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享年五十二岁。 程洵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山中行走已经让人迷蒙不清,更何况是攀登崎岖的山岭。 飞天神仙无法看到,谁还会抚摸我的头顶。 思念着远在云端的人,疲倦地在冰冷的石头台阶上休息。 忽然传来砍柴声,更让人觉得白天的漫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潭溪:指江西宜丰县境内的潭溪山,因有溪流穿流而得名。 2. 梅岭:位于江西省南部的山脉,因其山中多梅树而得名。 3. 修岭:指的是道路崎岖的山路。 4. 飞仙:指山中的神仙。 5. 云峤:指的是高山。 6. 樵斧:砍柴的斧头。 7. 丁丁:形容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 8. 清昼:指晴朗的白昼。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一同探访山水的诗。开篇诗人以“山行已凄迷”表现出自己在山中行走的艰难和迷茫。接着,他们登上了曲折的山路,并试图寻找传说中的飞仙。但由于飞仙无法找到,使得诗人更加思念他的朋友。 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疲倦和在石凳上休息时的寒冷感觉。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期待和失望。突然,远处传来了砍柴声,这使得诗人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平静,从而也强调了诗人对这次探访的喜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同正思叔重发潭溪度梅岭用前韵》的作者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程洵。这首诗作于公元1227年,即南宋绍定四年。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南宋理宗在位,政治较为稳定,但国力已经逐渐衰落。 在这个时期,程洵的人生经历颇丰。他曾是朱熹的学生,因博学多才而受到朝廷的器重。然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被贬谪至潭州(今湖南长沙)担任地方官。在此期间,他与正思叔、重发等人交往甚密,共同游览名胜古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诗中,程洵描绘了他们一行人从潭溪出发,翻越梅岭的场景。潭溪位于湖南境内,梅岭则位于广东与江西交界处。这两地相隔千里,路途遥远,但他们依然不畏艰辛,携手同行。这种坚定的友情和无畏的精神,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