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
来到庐山日日阴,斜风细雨乱云深。
移舟夜壑人间世,荷锸春郊物外心。
要把封疆安社稷,谁教轩冕换山林。
殷勤招隐知深意,五老朝来露玉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庐山中度过每一天时,我时常遭遇阴雨天气,那轻风细雨和翻滚的乌云交织在一起。
我在深夜划船去往幽深的山谷,带着泥土的铁锹,展现出与世无争的心境。
要使江山安定、国家昌盛,怎能轻易让官职声望取代对山水的热爱?
热忱地邀请归隐之人,我们深知其中的深意,从五位老人那里听闻早晨的美,就好像看到了晶莹如玉的簪子。
去完善
释义
1. 嘉定甲戌:即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甲戌是干支纪年的一种形式,该年份对应公历约为1224年至1225年之间。
2. 金部郎:古代官职名称,主要负责财政经济事务。分阃东淮:古代指将领受命外出,指负责一方的军政事务。
3.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4. 斜风细雨乱云深:描述庐山当时的天气状况,描绘出一幅烟雨蒙蒙的美景。
5. 移舟夜壑人间世:船在夜晚行驶在山谷中,这里的人间世指的是尘世生活。
6. 荷锸春郊物外心:拿着铁锹在春天的郊外劳作,表现出了超脱尘世的情操。
7. 要:表示决心,“要”字后的内容表决心要做到某事。
8. 封疆安社稷:治理好国家,安定人民的生活。
9. 轩冕换山林:舍弃权力和地位,过上归隐山林的生活。
10. 殷勤招隐知深意:诗人对知音好友饱含深情的呼唤与期待。
11. 五老朝来露玉簪:五老山清晨出现的美景,这里用来赞美庐山的美丽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崔与之在担任金部郎期间,赴任东淮时的作品。诗人在描述自己的遭遇和心态时,充分展示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谊以及民族自豪感的表达。
首联描绘了庐山的阴郁景色,“斜风细雨乱云深”象征着诗人当时的心情,反映出战乱时期国家的困境与混乱。
颔联通过“移舟夜壑人间世,荷锸春郊物外心”的表达,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纷扰,寻找一片宁静的心灵家园的愿景。
颈联“要把封疆安社稷,谁教轩冕换山林”,体现了诗人虽身处山林,却胸怀天下,想要为国家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尾联“殷勤招隐知深意,五老朝来露玉簪”,诗人把庐山五老峰作为知己,强调了自己有志于隐逸但又不完全超脱尘世的矛盾心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是南宋诗人崔与之在嘉定甲戌年(公元1214年)所创作的。当时崔与之担任金部郎的职务,被派往淮南地区治理政务。这一年正值金朝遭受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被迫放弃首都,南下迁都至开封府。
在当时的背景下,南宋朝廷对这一事件非常重视,担忧金朝南下的举动会给南宋带来更大的压力。于是南宋皇帝派遣崔与之前往淮南,一方面要严密监视金朝动向,另一方面则要对南宋边境加强防卫。此行崔与之身处前线,感受到了金朝溃败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也肩负起了国家重任,决心为国家稳定和边疆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这首诗中,崔与之表现出了一种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豪情壮志。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