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

标题包含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
雪里同骑白玉鼇,湖山人物一时高。 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旁开水半篙。 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翦水戏儿曹。 梅花纸帐扁舟梦,但觉归心长羽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起在雪中驾着白玉鳌,那时湖光山色、人物皆显高雅。银河的水流泻在千倾波涛之上,如同一面宝鉴在水边微微反光。我想要乘着风浪让时光飞逝,谁又能像那些孩子一样在水中嬉戏?我们躺在梅花点缀的纸帐上,梦里摇晃着小舟,只是觉得回乡的心绪如同长出羽毛一般,愈加强烈。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嘉定庚辰:南宋时期,即公元1220年。 2. 杨尚书:指时任尚书省尚书的杨时。 3. 同年:科举考试中同榜中试的人。 4. 团拜:旧时同族、同乡或同行的人聚集在一起拜年。 5. 西湖:位于浙江杭州市的著名湖泊。 6. 适:恰好,恰巧。 7. 湖水四合:湖水环绕。 8. 乘兴:兴致高涨地。 9. 凿冰:破冰。 10. 泛舟:乘坐船只在水上游玩。 11. 和之:应和对方的诗歌而作。 12. 雪里同骑白玉鼇:在雪中一同骑马观赏风景。 13. 湖山人物一时高:形容杭州西湖的美丽风景和当时一同游览的高雅人物。 14. 银潢:银河。 15. 波千顷:波浪广阔。 16. 宝鉴:镜子,这里比喻湖水清澈明亮。 17. 水半篙:水深至船舷一半的位置。 18. 乘风:借用风力快速行进。 19. 惊老大:使老年之人感到惊讶。 20. 翦水:形容水面平静,倒映出天空中的景象。 21. 儿曹:年轻人,后代。 22. 梅花纸帐:用梅枝装饰的床帐。 23. 扁舟:小船。 24. 归心长羽毛:表示渴望回家的心情如同羽毛般轻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雪里同骑白玉鳌”开篇,描绘了与友人共游西湖的情景。湖面被白雪覆盖,仿佛一座巨大的玉鳌。这样的景象将诗人和友人的地位衬托得很高。紧接着,诗人用“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旁开水半篙”来刻画西湖的美景。银潢是银河,这里用来比喻湖水,展示了西湖的宽阔与浩渺。 接下来的两句诗“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翦水戏儿曹”中,“乘风”和“翦水”都是指游玩的方式。这句是说,我也想随着风自由驰骋,让衰老的自己感到惊讶,而谁会用水嬉戏,就像那些年轻的孩子一样呢?这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青春的愿望,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梅花纸帐扁舟梦,但觉归心长羽毛”这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在梦中,他置身于纸做的梅花帐篷和扁舟之上,感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这里的“归心”并不是回到家乡的心,而是内心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充满了浪漫与梦幻的色彩,既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又传达出诗人对青春和自由的渴望。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因为游湖之集适湖水四合乘兴凿冰泛舟如所约也杜侍郎赋诗和之》是南宋诗人崔与之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嘉定七年(1214年)正月二日,时年崔与之52岁。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达成和议,使国家暂时安定,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官员们可以举行同僚间的聚会,交流感情,共度闲暇时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湖边参加这种同僚聚会的情景。 崔与之早年参加科举考试,曾担任县令、府尹等职务,有丰富的行政经验。晚年以尚书职致仕,回故乡广州居住。他的诗才横溢,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湖之集的场景,表达了对同僚之间的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