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玉笙吹彻清商后。
寂寞弓弯舞袖。
巧画远山不就。
只为眉长皱。
灵犀望断星难透。
立到凄凉时候。
今夜月明如昼。
人共梅花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悠悠的《清商》曲调演奏完毕后,
独舞翩翩,身影空寂而优雅。
用心描绘远方的山水却无法完成,
只为了抚平那紧皱的眉头。
无奈天涯遥望,夜色茫茫,
独立在寒冷寂静的时刻。
今晚的月色如此明亮,
一如那花儿般瘦弱的佳人儿。
去完善
释义
1. 玉笙:用玉石制成的吹奏乐器。
2. 清商:指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在金音中属商音,所以叫清商。
3. 弓弯:这里形容舞女的优美舞姿。
4. 巧画远山不就:这句意思是尽管画出了山形,但是并没有画出心中的远方山水,表现出作者的心不在焉,心中有所挂念。
5. 灵犀望断:比喻对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
6. 星难透:意为看不到所思念的人,仿佛星光也无法穿透这无尽的思念。
7. 月明如昼:月亮明亮如同白昼。
8. 人共梅花瘦:人和梅花一样,都承受着严冬的折磨,呈现出消瘦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桃源忆故人”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朱敦儒的词风以婉约、细腻著称,在这首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词的上阕通过“玉笙吹彻清商后。寂寞弓弯舞袖。巧画远山不就。只为眉长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舞蹈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玉笙、清商、弓弯舞袖等元素,既展现了音乐的优美,又展示了舞者的曼妙身姿,同时通过对眉间皱纹的描述,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下阕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灵犀望断星难透。立到凄凉时候。今夜月明如昼。人共梅花瘦。”通过“灵犀望断”和“月明如昼”两个意境,表现了作者渴望与故人重逢的心情,同时也传达了月夜独处的孤寂之感。结尾的“人共梅花瘦”则以梅花的形象来比喻自己与故人都承受着离别之苦,深化了主题,使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源忆故人》是南宋词人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朱敦儒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生活优裕,喜欢诗词歌赋,颇有才名。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曾被迫离开故乡,四处漂泊,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这段苦难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金兵的入侵,使得国家的领土被分割,人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然而,在这动荡的时代,却涌现出了许多像朱敦儒这样的爱国文人,他们用诗词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桃源忆故人》中,朱敦儒通过对桃花源的美好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用“人间何事惊人事,一柄仙禽唤觉来”等诗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词展现了朱敦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